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压力传感器是否需要校准:
时间因素
校准固定周期
一般来说,即使压力传感器正常使用,环境稳定,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一定的漂移,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压力传感器通常每六个月或一年校准一次,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长时间闲置后
如果压力传感器长期闲置,则需要在重新启动前进行校准。由于传感器内的电子元件和弹性元件在闲置过程中可能受到湿度、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重新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可靠性。
环境因素
温度变化大
当压力传感器的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较大时,其测量精度容易受到影响。例如,在一些户外工业场所,昼夜温差可能达到几十摄氏度。在这种情况下,温度每次变化 在10℃下,压力传感器的零点和灵敏度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漂移,通常每次变化 10℃,零点漂移可达量程 ±灵敏度变化可达0.1% ±0.2% 。因此,当温度变化超过传感器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时, ±5℃时,需要校准传感器。
湿度异常
高湿度环境可能会潮湿压力传感器,损坏电子元件或影响其绝缘性能,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如果环境湿度长期超过 85% RH,使用干燥剂或密封防护箱时,应考虑校准传感器,并采取防潮措施。
有腐蚀性气体或液体
在化工、电镀等行业,压力传感器经常接触到各种腐蚀性介质,如盐酸、硫酸等气体或溶液。这些腐蚀性物质会侵蚀传感器的外壳、薄膜等部件,导致传感器性能下降。如果传感器在这种环境中连续工作一个月以上,需要及时校准,必要时检查其腐蚀程度并更换。
使用条件因素
频繁使用或过载
如果压力传感器在短时间内频繁测量,如果每分钟测量次数超过 10 第二,其内部机械部件和电子部件容易疲劳和磨损,从而影响测量精度。此外,当传感器承受超过其范围的压力过载时,即使过载时间很短,也可能对传感器造成永久性损坏,导致测量值不准确。因此,传感器在频繁使用或过载后需要校准。
变更安装位置
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对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如果安装位置发生变化,例如从水平安装到垂直安装,或者安装的管道系统发生变化,振动发生变化,则传感器的压力分布和应力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精度。此时,需要重新校准。
性能因素
测量值偏差明显
在正常测量过程中,如果发现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明显偏差,且该偏差超出允许误差范围,一般情况下,当偏差超过范围时 ±2% 这表明传感器可能需要校准。偏差可能是逐渐发生的,也可能是突然发生的,需要注意。
重复性差
在多次测量相同压力时,如果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较差,即每次测量获得的值波动较大,超过传感器规定的重复性指标,例如重复性误差超过范围 ±0.5%,很可能是传感器的性能发生了变化,需要校准以恢复其稳定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