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实现拓扑量子计算的新突破——首个具有拓扑绝缘体的混合量子比特

2022-05-13
关注

拓扑量子比特由于其特性是可以扩展量子计算规模的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其切换时间可与目前谷歌、IBM的超导量子计算相媲美,包括微软在内的多个研究机构和公司正采用该方法开发可扩展的量子计算机。目前因为缺乏合适的物质基础而无法确定能否真正制造出拓扑量子比特,即在现实中实现马约拉纳状态(Majorana-Zustände)。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将拓扑绝缘体集成到传统的超导量子比特中,取得了拓扑量子计算的重要一步,这为研究人员可以在高敏感量子电路中测试拓扑材料的变化开辟了了新的实验平台。

相关研究在今天(4月14日,世界量子日)刊登上了《纳米通讯》封面。获 取 更多前沿科技 研究 进展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具有混合量子位的芯片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37387.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 量子
  • 量子芯片
  • 通信
  • 科学
  • 比特
  • 科普
  • 拓扑
  • 量子通讯
  • 拓扑绝缘体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字节点击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几千人写一篇论文:传奇褪色的时代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