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然-植物》的一项新研究,同样在背景介绍中描述了这一令人惊讶的数据。
当然,人体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可以通过晒太阳加速体内的生化代谢途径,让紫外线中的UV-B将7-脱氢胆固醇(7-DHC)转变成维生素D。不过,这种方式并不划算,毕竟紫外线暴露时间过久与皮肤癌发病率升高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能吃点东西就能补充是最好的,尤其是那些顺手就能吃一些的蔬果。这样既能完成补充维生素D的任务,又不用晒到满头大汗或者增加患癌风险。
这不,最近的新研究就带来了全新可提供维生素D的番茄。其实植物本身的确具备提供维生素D的潜力,像平时种植的蔬果植株,它们的绿叶和未成熟的果实中的确是含有7-DHC的,就差一点点就能变成维生素D了。
但随着果实成熟,7-DHC没有朝着预期的方向变化,反而是变成了胆固醇,而正是植物中的7-DHC还原酶促成了这一变化的发生。借助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新研究设法在番茄中将这一还原酶的编码基因进行了敲除。
而仅仅是这样一个微小的举动就让番茄的7-DHC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番茄的果实和叶子中都累积了大量7-DHC。而据研究估计,一个中等大小的改造番茄大约能够累积约10 µg的7-DHC。
这些7-DHC可以通过照射UV-B处理转化成维生素D。研究者推测,以研究中改造番茄所含的7-DHC量,当它们被转化成维生素D之后,相当于2个中等大小鸡蛋,或者28克金枪鱼中的维生素D水平。
也就是说,未来我们有希望实现用几个番茄搞定维生素D补充所需。
除了番茄,研究的这种方法其实还能够用于更多的茄科植物中,比如更容易当作主食的土豆。
从目前的研究观察来看,改造过的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和正常的番茄是一样的。至少番茄的维生素D产出过程问题不大,但研究也指出需要进一步调查这些蔬果在长期储存下维生素D的稳定性,科学家必须保证它们送到餐桌上时维生素D含量是符合一定水平的。
另一个问题是,研究中人为改变了植株的代谢过程,其中就包括糖苷生物碱通路,这一通路对植物的抗生物应激有很大作用。而要实现量产,这些番茄肯定需要走出实验室。它们能不能在野外正常生存,这是未来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等这两个问题被研究透彻后,我们可能就不再需要狂晒太阳,也不需要花大价钱买补剂补充维生素D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