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汝勤院士、陈洪渊院士荣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终身成就奖”

2019-08-23
关注

入驻化学加,推广快人一步

导读

8月16日,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大同大学隆重开幕。会议旨在创新化学生物传感技术,促进化学生物传感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交流。大会为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颁发了“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终身成就奖”,为湖南大学王柯敏教授、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西南大学袁若教授颁发了“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杰出成就奖”。

跳转阅读→桌面收藏化学加小程序,想找哪个产品输哪个

    8月16日,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大同大学隆重开幕。本届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家组主办,大同大学承办,山西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共同协办。会议旨在创新化学生物传感技术,促进化学生物传感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马骏,大同市副市长郭蕾,大同大学党委书记弓永华,校长冯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长宽,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家组组长吴海龙,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志东出席会议。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院士、专家学者,大同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师生计6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届会议组委会主席冯锋主持开幕式。

    省教育厅副厅长马骏致词。他充分肯定了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分析仪器分会成立40年来取得的成就及其对化学传感器领域的卓越贡献,肯定了我校近年来在“1331工程”的引领和大同市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重点围绕化学传感器领域,统筹资源、聚合力量,成功打造一批创新团队的作为,及其在服务大同地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大同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所起的重要支撑作用。他表示,希望我省与会高校师生充分珍惜这次与业界大咖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多交流沟通,多虚心请教,真正了解和把握本领域学术前沿和科研动态;希望大同大学能够再接再厉,引育更多高精尖创新人才,建设更多高精尖创新团队,力争把学校打造成为大同地区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的创新人才供应地和科学技术蓄水池,为山西转型发展再立新功。

    大同市副市长郭蕾致词表示,在大同市能源革命、对外开放“两个尖兵”和厅市共建的大背景下,大同大学作为大同市人才的聚集地,创新的策源地,转型的补给地,积极发挥高校人才智库的作用,全力聚焦全市重大战略需求,积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校地联动、合作共赢”的创新之路,为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届会议能够在大同大学召开,既是对大同市的信任,更是对大同大学的支持,相信大会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校党委书记弓永华致欢迎词,代表大同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他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基本情况及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并表示本届会议必将通过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化学传感器研究迈向更高的层次;通过成果分享进一步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不断应用到仪器的研制中并将科研成果推向产业化;通过思想的碰撞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交流与合作;必将推动我校开阔学术视野,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水平。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长宽、化学传感器专家组组长吴海龙分别致词,介绍了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的成长历程及其取得的成就、所做的贡献,展望了本届会议的可期盛况,并表示,本届大会能够在山水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大同召开,其浓郁的自然、历史、人文气息必将为大会的胜利召开增光添彩。

    大会为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颁发了“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终身成就奖”,为湖南大学王柯敏教授、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西南大学袁若教授颁发了“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杰出成就奖”。

    开幕式后是精彩的大会报告环节。俞汝勤院士、陈洪渊院士、谭蔚泓等5位学术权威分享前沿学术成果。

    本届大会共征集论文447篇,墙报197篇。会议期间将有129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包括12位大会邀请报告、80位分会场邀请报告和36位青年论坛报告。

  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是我国化学传感领域最高水平和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学术会议,SCCS学术会议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SCCS与1983年在日本福冈召开的国际化学传感器系列会议几乎同步起源,体现了我国化学传感器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充分显示多学科、多技术交叉的特色和向产业化推进的美好前景。会议涵盖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评述、化学与生物传感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纳米技术与化学生物传感器、传感阵列、生物芯片和微流控芯片、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微型化、系统集成及产业化、分析仪器研发论坛等研究领域。会议将为从事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学术经验交流和对话的广阔平台,也是对化学生物传感器创新性研究水平的一次检阅,必将取得硕果累累。(王丽芹 刘郭鹏)


来源 | 大同大学            编辑 | 化学加

 入驻化学加网快速通道,将与微信小程序同步展示 

2万多家化工医药企业已入驻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注册入驻)

分享赐稿 | 转载联系  | 广告推广 | 商务合作 

联系化学加编辑部 :18676881059(手机/微信)

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

拓展阅读

  • 极易读错的十个化学用字,邀您挑战“化学好发声”

  • 贾彦兴等11位学者获得第四届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奖、

  • 首位中国获奖者!西工大应化系博士生荣获CSTE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 JACS:铜催化脂肪酸的脱羧二氟甲基化反应

  • 北京大学雷晓光教授:推动人类文明的合成化学

  • 生活化学能力测试,不通过者可吊销“生活执照”(A卷)

  • 浙理情侣直博浙大化学系:发表多篇SCI论文,获浙江大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

  • 一文读懂整个化工产业链,就是这么全面!



  • 化学传感器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Winsen 炜盛科技 ZE03 电化学模组 电化学传感器模组

电化学模组 ZE03 是高性能的、通用的电化学系列模组,它采用三电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和高性能微处理器,搭载不同的气体传感器就可以测量对应的气体。内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可精确的测量环境中的气体浓度,同时具有数字输出与模拟电压输出,方便用户使用和调试,大大缩短了用户的设计开发周期。它将电化学传感器和电路完美结合,满足客户对不同气体探测场合的需求。广泛适用于便携式、固定式气体探测仪以及各种气体检测的场合和设备。

森斯科 GM2 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

GM2电化学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是燃料电池型传感器,一氧化碳和氧气在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上发生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并释放电荷形成电流,产生的电流大小与一氧化碳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电流的大小即可判定一氧化碳的浓度

Dovelet 戴维莱 TPM-100A 电化学甲醛传感器模组

TPM-100A电化学甲醛传感器模组

钰芯传感 石墨烯圆盘三电极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

钰芯传感 石墨烯圆盘三电极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

Sensor Element 星硕传感 GDD6175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GDD6175电化学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是燃料电池型传感器,一氧化碳和氧气在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上发生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并释放电荷形成电流,产生的电流大小与一氧化碳浓度成正比,并遵循法拉第定律,通过测定电流的大小即可判定一氧化碳的浓度

松柏传感 S4NO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精度高,寿命长,低功耗、高灵敏度

灵途传感 ESS 2744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

智能马桶有效氯电解模块适用于智慧生活:洗地机、智能马桶、果蔬清洗机

深圳友森 污水/工业废水/餐厨废水/化学液体数字液位传感器 滑油品质传感器

污水/工业废水/餐厨废水/化学液体传感器远程 监控解决方案

普晟 FC-VOC-5 电化学型空气质量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检测模组

FC-VOC-5 电化学型空气质量传感器是一款基于微型燃料电池原理进行检测的空气质量传感器,采用固体电解质结合贵金属催化剂进行检测。环境中的总有机挥发物在传感器的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环境中的氧气在对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形成反应的闭环型,完成环境中总有机挥发物的检测。该传感器具有稳定性高、寿命长、温度范围宽、抗中毒、零点和灵敏度 漂移可忽略等突出优点。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