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新冠疫情和低油价带来的双重“大考”,川中油气矿工艺研究所围绕提质增效,提出“到现场,找问题,提方案,去解决”措施,鼓励技术人员去一线调研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
于是
工艺研究所赵丹去到试井现场时
试井队队长潘云兵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潘队长,咱们现场试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呀?
有的呢,我们目前在试井的时候发现,在井下工具下去过后,由于材料的特殊性,所有设备都必须保持在原地,以至于咱们的员工必须一直坚守在原地,工作效率太低,成本费用比较高,而且三高气井试井装备长时间承受高温高压高含硫存在一定的风险。
确实如此。如果我们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专业上的问题,我没法解释,但是我想如果能把压力监测的设备长时间放在井下,随时监测就好了。当然设备也要能随时可以取出来,不然卡在井下就麻烦了。
赵丹收集到这个问题后,回到工艺所把这一问题马上反应给领导。在代娟副所长的邀请下,一个聚集了试井队队长和相关方面的专家、工程师的“增效”团队就这样诞生了。
赵丹、代娟、潘云兵、王世平、杨辉、李忠良、杨贤辉、赵勇、陈本学9人组成,其中高级工2人、高级技师3人、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2人。
“增效”团队就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头脑风暴会上大家集思广益,很快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发明一种可以让压力监测设备长时间停留在井下的装置,并命名为压力计脱挂器。
--压力计脱挂器火热出炉--
▼▼▼▼▼
定义:是一种新型的利用钢丝作业投放和捞出且安全可靠的压力计机械式脱挂工具,将压力计长时间置于井内采集数据。以解决井下节流气井压力监测难题,以及产能试井、压恢试井、干扰试井、压力恢复试井工艺和重点油气藏观察井的压力监测问题。
可长期监测压力、减少不安全因素、节省人力物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承压能力(承压能力在80MPa),且新型电子式脱挂器能在150℃环境下正常使用。
压力计脱挂器获得分公司QC成果一等奖
并申请国家专利
也就是说,以1个月的连续压力监测为例,如果采用常规压力监测工艺需要费用112.8万元,其中试井费用93.0万元(包含人员费用),每天3.1万元;吊车费用19.8万元,每小时275元。
采用压力式脱挂器进行压力监测仅需动用试井装备和吊车2天,共计7.52万元,其中试井费用6.2万元,吊车费1.32万元,可节省监测费用105.2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往 期 回 顾
图文:赵 为(工艺研究所)
文字/编辑:杨明月(党群工作科)
编辑:刘佳丽(遂宁采油气作业区)
责编:杜光林(党群工作科)
审核:戴 巍(党群工作科)
投稿邮箱:gjdcz@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