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慧屏偏向虎山行!是自信还是自负?

2020-04-13
关注
摘要 华为这个品牌仿佛永远不缺话题。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在哪个平台,一旦华为发布了新款产品,必将引起万千网友来一场激烈的讨论。而就在前天晚上,华为发布的最新一代华为智慧屏X65,这无异于在网络中投放了一颗原子弹,给各位“网络辩手”出了一道最佳辩题。

  华为这个品牌仿佛永远不缺话题。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在哪个平台,一旦华为发布了新款产品,必将引起万千网友来一场激烈的讨论。而就在前天晚上,华为发布的最新一代华为智慧屏X65,这无异于在网络中投放了一颗原子弹,给各位“网络辩手”出了一道最佳辩题。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华为智慧屏X65的配置,65英寸4K OLED 屏幕,支持120Hz刷新率,内置自研鸿鹄898旗舰处理器,搭载2400万像素的超广角AI慧眼,外观方面采用无边框设计,机身最厚处为24.9毫米,售价24999元。

  如果我们结合去年九月华为发布的第一代智慧屏V75来看,会发现在这些参数里,抛开各种硬件的升级和数据更新以外,最另人震惊的是电视显示技术由QLED向OLED的转变,毕竟这两种技术自诞生以来就是水火不容,且各有一批忠实的粉丝。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两种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华为本次转变为什么让人如此震惊。

  QLED技术的核心主要是将一层肉眼看不见的量子点膜置于液晶电视的背光模组当中,再通过光、电的刺激改变颜色,从而达到提高色域和背光利用率等优点,比如一些厂商致力于研发的QD-LCD技术就是由QLED技术衍生而来,可以看做对传统液晶电视升级,使其完全具有QLED的高色域,高亮度等优点,但是由于结构和原理所限,漏光和对比度低等问题依旧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真正的QLED结构的显示技术一直在研发当中,相信会在未来的几年成功应用于各种显示产品当中,带来更好的体验。

  OLED指的是有机发光二极管,一种通电时即可自发光的有机材料。基于这种特性,OLED屏幕不需要背光模组,所以不存在漏光问题,在厚度上也要比其他类型的电视要薄,并且可以直接对特定像素断电,呈现完美黑色,提高对比度。但是OLED技术依然有很多困难急需克服。比如有机材料的使用寿命偏短容易烧屏,亮度较低,且造价高昂,势必很难走进普通消费者的家中。

  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无论是QLED还是OLED技术,只不过代表着未来显示技术的一种方向,华为这次改变策略并不是因为OLED技术要比QLED强。

  既然我们搞清了两种技术的区别,再来说说为什么华为的这波操作令人震惊。我们以大众熟知的一些电视厂商为例。三星电视全球出货量第一,并且在早期就掌握了OLED技术,然而却坚信QLED技术才是未来的正确方向,自始至终只生产QLED电视。同样,在OLED的战队里,索尼和LG是忠诚的守护者,他们也只生产OLED电视。

  这其实不难理解,显示技术的研究远比我们想象中投入的要多,所以在QLED和OLED两种技术当中,电视厂商不得不做出一个二选一的艰难决定,甚至在一些公开场合互相揭短。反观华为这个初入电视领域的新手,竟然在短短一年之内做出了两台技术迥然不同的电视,这种操作给人的感觉就像看到一个素食主义者捧着一只烧鸡吃的不亦乐乎。

  从原则上来讲,华为要想在电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两种技术都尝试一下确实是一个灵活的策略。并且在发布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为表露出了极大的野心和对于科研实力的自信。

  很多网友通过数据的比对推理出了发布会中出现的对标“S”产品,索尼A9G。索尼作为OLED电视中的老大哥,其产品质量一直是标杆的存在,被拿来对比已经是常事。但是从国外知名电视分析网站RTINGS上公布的测试方法解析中可以看到,华为对两台电视采用了不同的测试方法,所以得出的数据并不严谨。华为甚至在峰值亮度一项显示为950尼特,这是什么概念呢?

  前边已经说过,OLED电视的短板就是亮度,根据图中可以看出,市场上大多数OLED电视亮度不超过800尼特。其中包括LG旗下的多款OLED电视,而本次华为智慧屏X65的面板供应商就是LGD,也就是说华为和LG电视使用的是同款面板,却出现了相差这么大的数据结果,也许对于一个电视领域的新人来说,关于检测的专业性仍需提高。

  从华为的发展历程来看,华为的资源整合能力很强,同时作为专利数量排名全球前列的品牌,其科研力量也是毋庸置疑,所以QLED和OLED技术双线并进不是不可能,但是这也意味着华为需要在显示技术上付出友商双倍的努力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到底是华为的自信还是自负?我们期待着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中国家电网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危机四伏的华为,在沉默中反抗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