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

2022-10-20
关注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把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发布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等一系列政策,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在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握技术话语权,将我国建设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2021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克服疫情影响率先回升,拉动制造业较快恢复。到2021年底,装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0.51万家,比2012年增长近45.30%;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达到28.83万亿、26.47万亿和1.5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92.97%、47.76%、28.84%。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10吨氧气转炉驱动端耳轴焊接现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表示,十年来,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处在向中高端迈进的关键时期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处在向中高端迈进的关键时期,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十多年来,我国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持续开展产业技术攻关,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工业母机取得重大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十年来,我国工业母机的产业自主开发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突破了全数字化高速高精运动控制、多轴联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产业配套体系方面: 

国产高档数控系统从无到有,在国产机床中市场占有率由不足1%提高到31.9%,数字化刀具市场占有率由不足10%发展到45%。

工程机械领域: 

我国已形成22大类工程机械产品,成为产品类别和品种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工程机械国内市场满足率从2012年的不到90%提高到目前的96%以上,挖掘机、起重机、装载机等主要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2021年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总额377.5亿美元,贸易顺差303亿美元。目前,已在江苏、湖南、山东、广西等地形成了一批规模效应明显、产业链带动性强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农机装备领域: 

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机装备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形成65个大类、4000多个机型品种的产品系列;技术质量水平大幅提升,突破了动力换挡、免耕播种等一批关键技术,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大喂入量多功能联合收获机、六行采棉机等成功研制,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2012年的57%提高到2021年的72%,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重大技术装备成功实现应用

在满足国内重点行业对制造装备的基本需求方面,飞机结构件生产装备实现自主可控,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叶片等制造装备从无到有。汽车冲压生产线国内和全球新增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0%和40%;发电设备制造领域实现了由进口为主到走向出口的转变。造船领域,造船三大指标保持领先,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

“大国重器”更是亮点纷呈,C919试飞、“蛟龙”潜海、双龙探极;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白鹤滩水电站顺利投产;“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机组全面建成投运并实现“走出去”;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实现主发电机动车。

▲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电站14号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这是全球首台并网发电、全球首台实现100万千瓦满负荷发电、全球首台实现“首稳百日”的百万千瓦水电机组。

▲2022年3月2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投入商运,至此,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此外,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取得长足进步,开发了一批先进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攻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油化工技术,装备设计制造水平整体位于世界前列。比如,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成功投产,每年可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能满足粤港澳大湾区1/4的民生用气需求。又比如,“一键式人机交互7000米自动化钻机”、天然气长输管道、“蓝鲸”号单吊起重船、首套国产深海油气水下生产系统、千万吨级炼油成套设备、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成功实现应用,为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新兴产业营收增加

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2021年,装备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0万亿元,同比增长18.58%。

机器人制造领域: 

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应用已经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超过300台,比2012年增长约13倍。

电力装备领域: 

特别在新能源领域我国电力装备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电力装备实现应用,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专精特新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目前,我国电力装备已发展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支撑能力较强的产业体系,有力保障了能源安全供应和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比如,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煤电机组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白鹤滩水电站顺利投产,全部机组一年发电量可满足约750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机组全面建成投运并实现“走出去”;我国是全球最大风电装备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风电装机国,装机范围从平原到高原山地,再到海上的大功率风电机组;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装备应用于准东—皖南“西电东送”工程。

医疗装备领域: 

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装备生产基地。2021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达到1.03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2%;PET/CT国内新增占比实现从“零”到40%的突破,骨科手术机器人、聚焦超声治疗系统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腔镜手术机器人、人工心脏等170余项产品从无到有、获证上市;形成了22大类1100多个品类的产品体系,基本满足我国医疗卫生健康等领域的需求。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国医疗装备经受住考验,有力支撑了国内疫情防控需求和国际抗疫合作。

来源:中国工业报

  • 新能源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安科瑞 AEV-AC007D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7KW交流桩 新能源

7kW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小巧轻便,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方便安装或悬挂 于墙壁、背板、灯杆等固定设施上,适合家庭、公司、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 车场、大型商厦停车场等场所。可为具备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 是小型电动汽车主要的充电设备。

金元翔电子 新能源充电桩温度传感器 新能源温度传感器

高温玻璃密封热敏电阻和高温PVDF薄膜压铸封装,响应速度快,耐压且防水性好

成都虹威 新能源汽车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

针对新能源汽车OBC充电机、DC-DC变换器开发的一款专用测试系统。

鑫佰奥 新能源油位开关 浮球液位开关

柏奥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类型油位计和液位传感器的工厂,生产的小型不锈钢浮球开关是一种医疗器械专用的液位传感器,外形精美小巧便于安装,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的计量液位等方面,是一种很重要的液位检测装置。

Honeywell 霍尼韦尔智能工业 BPS / BAS 热失控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

新能源车辆电池包着火时有发生,热失控传感器用于监控电池包状态,对于异常情况作出预警

上海科迎法先快 新能源汽车霍尔效应位置传感器 传感器

霍尔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的一种磁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由于具备无触点、功耗小、结构牢固、寿命长 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电子控制系统中,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霍尔传感器取代传统接触式传感器已成大势所趋。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