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智慧家庭迈向新时代

2023-03-02
关注

  智慧家庭产品需求日益强烈

  在5G、物联网以及互联网家装市场的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展现蓬勃发展态势。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的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21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在5800亿元左右,较2020年增长了12.75%,2022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515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可超7157亿元。

  随着我国5G商用时代的开启,传统家居家电企业逐步向智能白电、智慧安防、照明控制、暖通控制、数字视讯以及各类智能家庭终端产品等未来智慧家庭市场进军。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慧家庭产品出货总量突破4.5亿台,预计到2025年出货总量将增长至8亿台,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5.3%。

  产品分布方面,家庭视频视讯设备(电视机、机顶盒)和智慧安防产品(摄像头、门锁)占比最高,分别达到41.3和17.0%;智能白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占比接近两成,达到17.5%。

  政策支持推动智慧家庭健康发展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九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之一,自2010年以来,中国政府持续颁布智能家居设备相关的支持、规划或规范政策。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将数字家庭定位为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的组成部分。2021年4月,住建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数字家庭的服务定位包括家居智能化服务、线上社会化服务和线上政务服务,大幅延展了传统智能家居的范畴,明确数字家庭建设不仅是“深化住房供给侧改革、强化宜居住宅”的关键举措,还是“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政策支持为智慧家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智能家庭设备需求增长赋予能量。

  从单一智能逐步走向全屋智慧

  华为以自组网+中控系统为核心,依托雄厚研发实力引领智慧家庭行业。华为全屋智能迎来交互、主机、场景等重磅升级,公布了基于1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搭载HarmonyOS中央控制系统的全屋智能主机,布控采用最新PLC技术的全屋家庭控制总线和支持鸿蒙Mesh+无缝漫游技术,链接N个科拓展鸿蒙智联生态的“1+2+N”全屋智能解决方案。2021年3月16日,华为“1+2+N”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再升级,发布全屋智能主机SE,实现了主机系列化,升级主机与系统之间的链接和交互,开发安防、照明、遮阳、网络、影音娱乐、冷暖新风、用水、能耗、家电和家具家私等N个子系统。另外,在华为新一代全屋智能中,智能驾驶领域的「毫米波传感技术」也将首次应用于家庭。

  历经两年,海信智慧新生活取得战略阶段成果,2022年6月23日,海信自然人机交互、管家式主动服务、多维度健康管理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正式对外发布。凭借交互显示、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海信以国内最大的互联网电视云平台JuCloud为基础,搭建了智慧家庭应用服务平台HisenseAilife,为用户在家庭美食、健康、时尚、学习、社交、游戏等方面深度赋能。海信智慧家庭以“生态屏”为基础,构建了全屋屏幕之网,全屋设备管理和服务流转变得不再是难事。中控屏、电视屏、冰箱屏、卫浴镜、手机APP等多种设备屏幕均可提供一致的操控内容和交互风格,可以管理家中的智能家电、家居、生态产品,突破以往的单点智能,实现全屋家电的互联。

  智慧家庭未来趋势

  场景价值逐步释放。伴随着各类智能家庭产品的普及,消费者对智能化家庭生活的理解和期许逐步增高,设备互联互通、让产品更智能成为现代家庭追求的新目标。智慧家庭巨头已提供了一站式、软硬件协同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布局全屋智能新赛道。

  打造无感连接体验。从无线控制、语音控制、面板触控再到手势控制,智慧家庭产品一直致力于通过控制方式体验智能化。未来通过自主感知、学习和进化,理解用户生活和行为习惯,将被动指令控制转变为主动智慧相应,是智慧家庭产品的进化之路。

  从各自为战到兼容发展。随着用户对智慧家庭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单一的产品矩阵难以实现用户需求,不同生态智慧家庭产品间的兼容性问题成为限制智慧家庭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投资合拼、合作共赢、标准协议等方式拓展生态边界、兼并发展是智能家庭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电子信息产业蓄势待发、加速奔跑的一年。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即将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3)备受瞩目。本届博览会以 “创新引领 协同发展”为主题,于2023年4月7日—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召开,让我们携手CITE 2023走进智慧生活新画卷,一起探索可能构成你未来小宇宙的方方面面。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CSMS 中科微感 人工智能+嗅觉传感器(AI-Nose) 气体传感器

中科微感逐步攻克了制约人工嗅觉传感发展的核心材料、硬件、算法等技术,开发出了以新型纳米敏感材料为基础,以微纳加工技术为支撑,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第一代 MEMS 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原理的人工嗅觉传感器产这一产品将解决当前制约人工智能嗅觉技术与市场应用发展的关键问题:提供量产化的高一致、低成本、微型化的嗅觉传感器阵列硬件,以及提供标准化的人工智能+嗅觉气味感知软件平台,使客户能够快速构建和应用气味数据模型

XKCON 祥控 弹药库环境温湿度异常报警与智能监控系统 温湿度变送器

济南祥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XKCON祥控弹药库环境温湿度异常报警与智能监控系统采用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能够对弹药库环境温湿度信息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山东美安 矿山电机车防追尾道岔口报警器 控制器及系统

煤矿用机车防追尾保护装置 机车防追尾保护装置是一种矿用人工智能保护装置、具有防追尾保护、无线触发沿途弯道语言保护、输出控制并记录等功能可广泛的使用在矿山井下、井上的运输机车上。

KEYENCE 基恩士 AI-1000C 图像匹配传感器

因此,人工智能系列能够在模式匹配的基础上对物体进行稳定的检测和识别,而这是基于强度或距离的传感器难以实现的。 基于强度或距离的传感器难以实现。

云传物联 水质生态浮标浮台在线测系统 多参数监测系统

电子水质监测解决方案利用信息控制与处理、人工智能、自动化、物联网及多媒体等技术,集水质参数在线采集、无线传输、智能处理、超限报警、远程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水质监测解决方案。

DINSEE 鼎信智慧科技 DX-WPS100-SP2... CMOS图像传感器

针对传统配电线路人工巡检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鼎信智慧结合物联网、红外热成像、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了配电线路图像视频双光球机在线监测装置。

大立科技 DM60-W3 红外体温快速筛检

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系统DM60-W3系列为384*288/640*480像素,人工智能算法,远距离、大场景测温更精准。

Maike 迈科光电 MK-PB4023PS&ALS&VC-A01E 接近传感器

EM30918、STK3311-X、STK3321、APDS-9900 ,9901、TMD2772WA、RPR0521RS、VCNL4035X01 WH4530A),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工控显示类产品、智能家居、AI人工智能等场景,联想笔记本电脑,九安医疗的测温仪,微步数码的平板等都应用了我们这颗传感器,已量产批量出货。

Handsome 翰德圣 HDSELM V1.1 安全传感器和系统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融合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优化制造、再制造六项主流技术,通过云端模块化的架构可为企业灵活管理设备,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发现故障隐患,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导企业维修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科技帮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微软确认向ChatGPT制造商OpenAI投资数十亿美元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