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设施网络建设加速 巧解新能源汽车补能难题

2023-03-31
关注
摘要 完善补能体系建设,要因地制宜,通过优化充换电站配置,有效提升充电效率,这样才能改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出行体验,促进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随着汽车电气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开始走向千家万户。在方便人们的出行生活的同时,补能成为了摆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面前的重要问题。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2年充电桩产量191.5万个,比上年增长80.3%。充电桩数量的增长,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补能网络的不断完善,但要注意的是充电桩建设应当考虑到当地的电网承受能力,为此,部分地区提前开展了车网互动商业模式的探索。基于此商业模式诞生了双向充电桩,车主既可以把自己车里的电卖给电网,也可以像使用传统充电桩一样给车充电。
 

  此外,为加快充电效率,车企们纷纷投入充电技术的研究中。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大电流快充技术,另一种则是高压快充技术。前者以特斯拉为代表,后者以小鹏汽车为代表。
 

  除了快充模式,换电模式背后的技术也在迭代。以蔚来刚发布的三代换电站为例,其换电时间较二代换电站缩短20,日服务能力提升30%,电池数量也从13块增加到21块。
 

  目前,蔚来已经启动了2023年千站计划,今年计划新增1,000座换电站和10,000根充电桩,未来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持续进行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布局。根据业内人士估算,蔚来汽车每个换电站的建设成本大约为150万元,每个换电站每年的运营成本大约为50万元,对于蔚来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除了大力推进充电网络的建设外,气候条件差异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相差较大,冬季北方室外温度较低,给电动汽车的补能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室外温度较低,锂离子活性降低,快充技术丧失优势,北方地区的电动车多采用换电模式进行补能,但寒潮等天气造成的底盘结冰问题,成了部分北方车主换电的拦路虎。底盘结冰致使机械臂难以取下电池,只能通过人工方式解冻,换电时间被迫延长。
 

  此外,一些新技术的发展也对换电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车身一体化技术是将电池融合进车身底盘从而让车身轻量化、减少电池模组件,进而提升续航里程的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除了带来车身重量的变化外,整车零部件的减少也使得车辆的单位成本有所下降。但这项技术给换电模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由于采用了一体化设计,电池与车身难以分离,基本告别了换电模式。
 

  近年来,为支持、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充换电设施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完善补能体系建设,要因地制宜,通过优化充换电站配置,有效提升充电效率,这样才能改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出行体验,促进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 新能源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安科瑞 AEV-AC007D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7KW交流桩 新能源

7kW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小巧轻便,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方便安装或悬挂 于墙壁、背板、灯杆等固定设施上,适合家庭、公司、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 车场、大型商厦停车场等场所。可为具备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 是小型电动汽车主要的充电设备。

金元翔电子 新能源充电桩温度传感器 新能源温度传感器

高温玻璃密封热敏电阻和高温PVDF薄膜压铸封装,响应速度快,耐压且防水性好

成都虹威 新能源汽车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

针对新能源汽车OBC充电机、DC-DC变换器开发的一款专用测试系统。

鑫佰奥 新能源油位开关 浮球液位开关

柏奥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类型油位计和液位传感器的工厂,生产的小型不锈钢浮球开关是一种医疗器械专用的液位传感器,外形精美小巧便于安装,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的计量液位等方面,是一种很重要的液位检测装置。

Honeywell 霍尼韦尔智能工业 BPS / BAS 热失控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

新能源车辆电池包着火时有发生,热失控传感器用于监控电池包状态,对于异常情况作出预警

上海科迎法先快 新能源汽车霍尔效应位置传感器 传感器

霍尔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的一种磁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由于具备无触点、功耗小、结构牢固、寿命长 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电子控制系统中,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霍尔传感器取代传统接触式传感器已成大势所趋。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