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3月17日,由北京大学、鹏城实验室、华为、百度等16家单位共同编制的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神经网络表示与模型压缩 第一部分:卷积神经网络》(GB/T 42382.1-2023)正式发布。
北京大学消息显示,这是国内首个面向人工智能(AI)模型表示与压缩技术的国家标准。该国家标准的发布,标志着由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鹏城实验室网络智能研究部副主任田永鸿教授带领的云脑项目团队在AI模型领域的全球标准体系化布局第一阶段目标已基本达成。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消息显示,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神经网络表示与模型压缩 第1部分:卷积神经网络》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北京大学、鹏城实验室、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赛灵思电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关村视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据介绍,项目团队与产业核心相关方就AI模型表示、压缩、部署等关键技术集中研发成熟后,正式启动了第一阶段的标准研制。在标准推进策略上,采用国际国内“两条腿”模式,根据标准研制中不同标准化组织相关方的反馈对标准进行迭代优化。
该系列标准根据当前AI产业界在资源受限设备和AI模型部署方面的需求,定义了AI模型的表示规范及满足多场景需求的分发、压缩与部署流程,打破计算架构和算法框架之间的壁垒,提升了AI模型在网络分发、学习、应用部署方面的效率。同时,该系列部分标准已在AI开发框架(百度Paddle)、AI芯片(华为海思)和AI开放平台(海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此次发布的国际辐射到Xilinx等国际AI领军公司。(校对/赵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