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如何实现与5G共赢?

2023-06-23
关注

集微网报道(文/李映)在AI大模型风起云涌的时代,由云计算、数字化转型、5G 和 AI 驱动的高性能计算大周期也在发生流变,为居于当今世界中心的5G与通信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计算要求。

作为全球高性能和自适应计算的领导企业,AMD一直深耕5G网络的全链路市场。凭借AMD对赛灵思的大手笔收购,AMD的强大处理器与赛灵思的自适应计算产品在5G领域实现了强强联合,使得AMD如虎添翼,在5G基础设施领域正大踏步前进。

正如AMD有线与无线事业部高级总监Gilles Garcia所指,AMD的产品组合涵盖5G核心网、城域网、集中式单元、分布式单元到无线电单元,覆盖整个核心的5G网络谱系,并被7大5G无线设备制造商中的6家采用,未来将围绕5G-A演进和6G预研,不断迭代和优化产品组合,持续助力。

5G及演进路线挑战加剧

随着5G网络在全球加快部署,Gilles Garcia认为,在5G网络建设方面中国、北美较为领先,尤其是中国5G的部署已趋于成熟和完善。而欧洲、中东、印度和非洲的部署才刚起步,未来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而5G RAN、5G核心网络以及蜂窝基站的大范围部署,为运营商以及系统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Gilles Garcia看来,这些挑战是多样性的,运营商在综合DU、CU和5G核心网时关注每一个单元每兆赫兹以及每千瓦时的性能,因而算力、功耗、成本等都是关注的主要指标。

在RU层面,5G 3GPP标准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多供应商的集成与互操作性。供应商要用不同的无线电配置如小蜂窝、4T4R、8T8R、大规模MIMO甚至两三个频带的无线电等来完成相应的工作,为高能效的无线电计算带来巨大挑战。“对无线电器件来说,我们必须要解决频谱与能效的问题。”Gilles Garcia强调。

围绕DU分布式单元,现有无线电在配置和计算能力方面为DU带来了极大的复杂性。Gilles Garcia提到,由于有很多数据要从无线电进入到分布式单元,因此分布式单元要处理多样化的前传和进行大量的计算,涵盖几个到几百个比特。

CU集中式单元通常包含几十个分布式单元,不仅产生了诸多安全方面的要求,同时必须要对CU的安全功能进行大量的计算处理,因而集中式单元需要考量大容量、安全与聚合。

特别是在核心网络层面,由于目前5G普遍采用虚拟RAN,需要具备容器化和编排方面的功能,这就要求厂商在5G核心网络方面有强大的计算能力。

此外,伴随着5G网络向5G-A演进和6G的预研,Gilles Garcia提到,虚拟RAN变得更加重要,一方面众多芯片要着力提升新的频谱效能,另一方面AI引擎要提升频谱效率,支持更多样性的算法。

端到端方案持续进化

应对上述挑战,Gilles Garcia指出,这需要高性能高能效的处理器、AI引擎、FPGA等全面的组合和持续的优化。

为此AMD也以变制变,不断提升和优化“内功”来应对。一方面实现了领先的产品组合,另一方面不断沿着产品路线图前行。

从高度集成的ZYNQ RFSoC来看,第一代RFSoC 2018年开始量产,2021年开始量产RFSoC DFE,新一代的RFSoC采用7nm工艺并整合了AI能力,可实现大容量和高带宽,且具备高集成度、低功耗,同时能够集成ORAN、RF等功能。

在这一领域AMD还在持续精进,有两大注重经济性的全新器件在5月底实现了量产:ZU63DR支持O-RAN的4T4RMacro O-RU和双频2T2R的户外小蜂窝;ZU64DR主要面向 3GPP Split 8无线电,内置PHY和三扇区的2T2R单芯片解决方案。

Gilles Garcia还介绍,新一代的DFE器件也在开发中,将比前一代算力提升2倍,且支持AIE技术和新的算法,进一步助力客户拓展在AI方面的应用。

作为用于波束成型如大规模的MIMO的Versal AI平台,其中VC1902采用7nm工艺,专为64T64R优化,包含AI技术和算法。此外,还有支持32T32R、搭载AI引擎的VC1702。由此也可见,AI已广泛应用于在AMD的无线电器件之中。

此外,面向DU、CU、5G核心网络,第四代EPYC CPU以性能优异、总持有成本优势受到了运营商的广泛认可,而且AMD在不断迭代,着力提供多元化CPU应对不同的负载需求。

Gilles Garcia介绍说,去年11月AMD发布第四代霄龙服务器处理器Genoa、最近刚刚发布全新的集成128个内核的EPYC Bergamo和Genoa X、即将发布的Siena系列以及计划中的第五代EPYC“Turin”系列。第四代EPYC主要为工作负载来提供优化;Genoa凭借领先的性能与每核性能,工作负载非常广谱;Genoa X具备高缓存,工作负载主要是技术计算;Bergamo拥有更高的线程密度,工作负载主要是云原生及故障密集型;Siena通过优化的每瓦性能,用于边缘计算、存储和RAN。

从RFSoC到Versal,从ZU63DR到EPYC,凭借高性能、高效能和AI能力的持续进阶,AMD强大的技术和产品组合推动着AMD在5G网络部署领域保持优势,并将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Gilles Garcia着重说。

拓展合作助力本土生态 

加速5G网络的部署,生态可谓是重中之重。

AMD凭借多年的积累和全面的布局,在生态建设方面步步为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建立了强大的生态“朋友圈”,合作伙伴名单也在不断壮大。

为进一步为生态伙伴提供系统性的支持,AMD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和合作伙伴VIAVI共同打造电信解决方案实验室于5月底开放,目前就已在满负荷运行。

据悉该实验室的功能包括测试、验证和 POC 设施电信工作负载;涵盖 CPU、GPU、FPGA、SmartNIC/DPU、RFSOC加速器和平台/无线电以及RAN 测试,包括大规模的终端设备仿真。

在即将举办的MWC上海展中,AMD将就合作生态的新进展和共同打造的新产品、新服务进行全面展示。Gilles Garcia提到,包括携手爱瑞无线打造 5G Quad-cell 端到端解决方案、亚信科技基于AMD EPYC 进行加速的 5G场景计费系统、恒安嘉新、云河用于5G应用的Web隔离防御系统等。同时,还将展示AMD与九家无线电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包括京信通信、恒湾科技、MicroAmp等。

随着大算力需求不断走高,5G基础设施的AI应用也在全面提速。Gilles Garcia分享说,为支持波束成型的算法,MIMO厂商产品基本都会配置AI引擎;下一代的DFE器件也将融入AI引擎,以提升各种算法和功耗管理等能力;无线电智能控制方面需要借助AI高效处理大量的信息集;在6G 的部署以及标准化方面,AI引擎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Gilles Garcia最后表示,除在5G网络基础设施深耕之外,AMD还将关注智能驾驶、车联网、AR/VR计算领域等领域发力,加强AI能力加大赋能力度,持续精进向前。

  • 5G
  • 科技新闻
  • 通信
  • 5g通信
  • 5g网络
  • amd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科技门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电信运营商三巨头,集体变相降薪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