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季度通用机械行业政策与市场分析

2023-07-12
关注
摘要 2023年二季度,看看通用机械行业将享受哪些政策红利,看通用机械行业有哪些市场机遇!

  2023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多项金融扶持精准投向基础建设和能源建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提升。各部门针对制造业密集出台新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一批基础建设、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带来诸多利好。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展览与传媒中心特收集整理出近期通用机械行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工程建设、项目开工等政策与市场信息,看看通用机械行业将享受哪些政策红利,看通用机械行业有哪些市场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规划纲要》提出,要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结合江河湖泊水系特点和水利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建设骨干输排水通道,加强国家骨干网、省市县水网之间的衔接,推进互联互通、联调联供、协同防控,逐步形成国家水网“一张网”,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布局相均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意见》指出,外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确保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目标任务。
 

  《意见》要求,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工作,全力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目标任务。鼓励各地方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增强政策协同效应。密切跟踪外贸运行情况,分析形势变化,针对不同领域实际问题,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协作配合和政策指导,实施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十一部门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4月21日,国家标准委等11部门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指南》指出,围绕基础通用标准,以及碳减排、碳清除、碳市场等发展需求,基本建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修订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外文版本),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显著提高,主要行业碳核算核查实现标准全覆盖,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指标稳步提升。实质性参与绿色低碳相关国际标准不少于30项,绿色低碳国际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五部门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
 

  6月30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提出,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目标,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对标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补齐基础产品可靠性短板,提升整机装备可靠性水平,壮大可靠性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一批产品可靠性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制造业企业。
 

  《实施意见》提出“两步走”目标:第一阶段到2025年,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按照夯基础、优服务、促提升的思路,通过开展技术攻关、建立标准体系、完善公共服务等举措,力争形成100个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推动1000家以上企业实施可靠性提升,为实现第二阶段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阶段到2030年,聚焦锻长板、促成效,按照树标杆、强带动、促转化的思路,充分发挥可靠性标准引领作用,推动10类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可靠性公共服务机构和可靠性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制造业可靠性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成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十部门发文开展专项行动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力
 

  5月26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健全成果项目库和企业需求库,推动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到中小企业落地转化,促进中小企业产出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专项行动明确,围绕中小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提升,聚焦科技成果有效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集聚,加强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统筹和协同,促进产学研、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九部门发文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力
 

  5月 25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意识显著增强,综合效能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品牌对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贡献持续加大,其中明确新增相关领域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000家以上,形成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优秀标杆300个。
 

  专项行动旨在通过质量提升、标准引领、品牌建设,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提出一系列目标,包括到2025年新增贯彻实施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中小企业10000家以上,新增参与标准制定等标准化工作的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等。
 

  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各类资金渠道对职业教育投入稳步提升,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围绕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质效、缓解企业人工成本压力、激励企业内部挖潜等八方面提出22项重点任务。
 

  通知明确,完善税费优惠政策。2023年底前,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增值税,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分别实施5%、10%增值税加计抵减。2024年底前,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4月14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35年,行业总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形成完备的产业技术体系和持续创新能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培育发展一批世界级优质企业集团,培育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意见》强调,严格审批新建、改扩建项目,确保项目备案、环评、排污许可、安评、节能审查等手续清晰、完备,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严格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制度,坚决遏制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产能盲目扩张,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印发
 

  5月23日,从工信部获悉,近日工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有关部门以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编制《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京津冀产业分工定位更加清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培育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协同机制更加健全,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对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据介绍,聚焦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将加快推动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八方面重点任务。在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方面,着力支持京津冀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建立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聚焦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方面,协同培育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氢能、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机器人等六条重点产业链。
 

  《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广东省能源局近日印发《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要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推动海上风能资源集中连片开发利用,打造广东海上风电基地。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能并尽并。统筹新能源发电、配套储能,送出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7900万千瓦。
 

  主要内容方面,《实施方案》提到,要构建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推动海上风能资源集中连片开发利用,打造广东海上风电基地;加快推动已纳入规划的海上风电场址建设;有序推进国管海域场址项目试点示范,组织做好新项目业主竞争性配置和国管海域项目示范开发等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5月4日,工信厅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区工业领域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明显优化,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幅提高。重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绿色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完善,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重点任务方面,包括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控行业产能规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释放节能降碳潜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能源消费低碳化。实施重点行业达峰行动;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行动;促进资源利用增效降碳行动;强化技术工艺创新行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赋能行动;强化绿色低碳产品供给行动。
 

  河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工业是河北省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河北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近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冀工信节函〔2023〕13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河北省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6.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俄罗斯批准俄中远东线供气合作协议
 

  据悉,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关于批准俄中远东线供气合作协议的法案。据早前消息,俄中两国拟在远东线输气合作项目下铺设一条起自俄罗斯达利涅列琴斯克、跨界河乌苏里江通往中国虎林的管道。
 

  2022年2月初,俄气与中石油签署了关于经远东线每年对华出口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长期合同。项目实施后,俄对华天然气总供应量将达到480亿立方米。俄总理米舒斯京早前表示,实施俄中政府经远东线自俄对华供气领域合作协议对两国都有利,也将进一步推动俄远东地区发展。
 

  中巴签署恰希玛核电5号机组项目谅解备忘录
 

  据路透社报道,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6月20日表示,巴基斯坦和中国当天签署一项价值48亿美元的谅解备忘录,将在巴建造1200兆瓦的核电机组。报道称,夏巴兹•谢里夫对被巴基斯坦视为最可靠伙伴的中国的投资表示欢迎。
 

  报道称,夏巴兹·谢里夫当天在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PTV)播出的节目中表示,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签署谅解备忘录后,恰希玛核电5号机组项目将立即开工。
 

  卡塔尔能源公司将在未来27年内持续向中国石油供应400万吨/年的LNG资源
 

  6月20日,中国石油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北方气田扩容项目合作文件。根据双方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在未来27年内持续向中国石油供应400万吨/年的LNG资源,并向中国石油转让北方气田扩容项目1.25%的股份。
 

  据悉,卡塔尔是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北方气田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气田。北方气田扩容项目包括气田开发和4列800万吨/年的LNG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将新增LNG年产能3200万吨,届时卡塔尔LNG年出口能力将提升至1.1亿吨。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5月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福清核电5、6号机组正式通过竣工验收。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为我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主的三代核电型号标准体系,大幅提升了中国核电的全球竞争力,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华龙一号后续批量化建设项目提供良好借鉴。
 

  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
 

  6月25日,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标志着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投产。
 

  电站通过500千伏输电线路接入距离50公里、装机300万千瓦的两河口水电站,实现光伏发电和水电的“打捆”送出。电站年平均发电量2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
 

  世界最大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试运行
 

  5月14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世界最大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成功实现首船卸料和管线通气,进入试运行阶段,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高香港清洁能源发电比例,对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液化天然气项目是近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规模最大的海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一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一座双泊位海上码头和两条海底管道。作为全球首个海上离岸式全钢结构双泊位接收站,可供两艘全球最大的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或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同时停泊作业。液化天然气运至码头后,可以通过海底管道输送至香港两座大型发电厂,为其提供稳定、清洁的发电燃料。
 

  我国首船跨境人民币结算液化天然气完成接卸
 

  5月1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经过26.5小时的现场作业,来自海合会国家阿联酋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马尔文”轮顺利在中国海油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完成接卸。这船货物是我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标志着我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探索迈出实质性一步。
 

  此单跨境人民币交易是中国海油与道达尔能源,3月份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达成的。满载6.5万吨LNG的“马尔文”轮经过26天的海上航行后,5月15日抵达中国海油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该船LNG气化处理后,将通过管道输往发电厂、城市燃气等用户,为粤港澳大湾区天然气稳定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完成海上安装
 

  5月6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随着全长5千米的动态海底电缆完成敷设,“海油观澜号”正式打通连接文昌油田群的输电“大动脉”,标志着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上施工作业全部结束,具备了并网输电条件,投产在即。
 

  “海油观澜号”海缆设计水深120米,采用全程动态复合截面设计,包含3根导体截面70平方毫米的35千伏电缆,以及3根12芯光纤。海缆一端固定在文昌油田群海上油气平台,另一端与“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平台连接,不仅需要满足常规静态电缆的电力输送能力,还需适应海水和浮式设施牵引运动联合作用的复杂应力条件,并能在极端天气下保持动态构型安全稳定。
 

  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全线贯通
 

  近日,我国首条大规模二氧化碳输送管道——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全线贯通。投运后,每年可将100多万吨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生产捕集的二氧化碳输送至胜利油田的地下油藏进行驱油封存。
 

  此前,我国二氧化碳输送管道以小规模、气相输送为主。这是国内首条输送二氧化碳规模达百万吨/年,输送距离达百公里,输送相态为超临界状态的管道。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人员攻克了二氧化碳管输流动保障、安全控制和基于相态控制的投产运维等3项核心技术,完成了液相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高效二氧化碳密相注入泵等2项关键装备攻关,补齐了我国CCUS全链条规模化发展的技术短板,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
 

  6月30日,中国石化宣布,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产出的氢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至此,项目成功实现绿氢生产到利用全流程贯通,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该项目制氢规模达到每年2万吨,是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为国内光伏发电绿氢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作为我国首个贯通光伏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储存、氢气输运、绿氢炼化等绿氢生产-利用全流程的典型示范项目,项目建设中面临着工艺技术新、规模大、无成熟工程案例可借鉴等难点。中国石化通过联合攻关等形式,突破性地解决了新能源波动电力场景下柔性制氢、并向下游炼化企业连续稳定供应难题。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
 

  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南海东部海域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海上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该项目的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中国海油已经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集群项目,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船舶等方式输送到海上进行封存。
 

  我国首个千万吨级LNG接收站一期工程投产
 

  6月26日,从天津港保税区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获悉,6月25日,随着LIJMILIYA号LNG运输船缓缓离开码头,由海油工程牵头总承包的唐山LNG接收站项目完成首船液化天然气接卸,标志着我国首个千万吨级接收站一阶段工程投产。
 

  据介绍,唐山LNG项目规划建设20座20万立方米储罐,一座周转能力1200万吨/年的接收站码头及配套设施,核准时是国内设计储存能力最大的LNG项目。一阶段工程包括4座20万立方米储罐、一座500万吨/年接收站工艺厂及配套设施。
 

  我国首次高压力纯氢管道试验取得成功
 

  6月25日,我国首次高压力纯氢管道试验在国家管网集团管道断裂控制试验场取得成功,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纯氢运输提供技术支撑。在哈密国家管网集团管道断裂控制试验场,工作人员完成了6.3兆帕管道充氢测试和9.45兆帕管道爆破测试,各项结果均达到预期。
 

  据介绍,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对输氢非金属管道进行的高压在线测试,也是国内首次对非金属管道进行高压纯氢爆破试验。此次试验依托的国家管网集团管道断裂控制试验场,是继英国、意大利之后全球第三个管道断裂控制试验场。
 

  我国最长深水油气管道铺设完工
 

  6月22日,在海南岛东南的陵水海域,随着终止封头入水,“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20英寸海底长输管道铺设完工,这是我国最长的深水油气管道,标志着我国深水长输海底管道建设能力和深水装备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距离海南三亚约130千米,位于崖城13-1气田和“深海一号”能源站之间,区域最大作业水深近1000米,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达500亿立方米,投产后可使“深海一号”大气田高峰年产量由30亿立方米提升至45亿立方米,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气源地。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出坞
 

  6月6日,备受瞩目的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身系“敦煌飞天彩带”,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号船坞顺利出坞,全面开启码头系泊试验、出海试航和命名交付的决战周期,距摘取造船业“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填补国产大型邮轮空白,实现在大型邮轮建造领域零的突破这一历史性时刻仅一步之遥。
 

  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中心平台建造完成
 

  5月26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中心平台在青岛建造完成,该项目年内投产后可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和化工产品,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项目将新建1座中心处理平台、3座无人井口平台以及1座终端处理厂,同时铺设8条海底管道和3条海底海缆,共设计76口井。项目投产后,生产出的天然气通过128公里的管道从中心平台输送至新建的滨州终端进行处理;凝析油经中心平台处理后,输往“海上浮式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13进行油水分离,通过油轮运往炼油厂进行加工。
 

  澳门天然气主管网全域贯通
 

  氹仔至澳门半岛天然气过海管道通气仪式5月19日在澳门举行。氹仔至澳门半岛天然气过海管道通气,标志着澳门天然气主管网全域贯通 ,实现管网“全域一体化”。通气意味着形成了“粤澳天然气管网三通道”互联互通的供气格局,有力保障了澳门全区域天然气长期、安全、稳定供应。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二氧化碳回收项目建成中交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5月16日发布消息,该公司重点环保项目40万吨/年高浓度二氧化碳回收项目全面建成中交。
 

  该项目利旧尿素装置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在二氧化碳压缩机二段出口设置干燥器,干燥脱水后的二氧化碳经压缩机三段和四段升压至14.7MPa,将合成氨装置的副产气转化为大于99%体积占比的高纯度二氧化碳,实现废物利用。
 

  国家能源集团在鄂尔多斯投产4台百万千瓦火电机组
 

  5月22日24时00分,随着4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上海庙公司4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火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为能源保供再添新动能。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内,是国家“西电东送、西部开发”上海庙至山东临沂±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点配套项目。4台机组采用国内技术领先的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超净燃煤发电技术,具有“四机一控、主辅一体化”特点,实现了全国产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统(iDCS)在国内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大型燃煤间冷机组上的成功应用。
 

  我国首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正式启动
 

  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西氢东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管道全长400多公里,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大力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的问题,对今后我国跨区域氢气输送管网建设具有战略性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升级。
 

  “西氢东送”管道规划经过内蒙古、河北、北京等3省(市)9个县区。管道一期运力10万吨/年,预留50万吨/年的远期提升潜力。同时,将在沿线多地预留端口,便于接入潜在氢源。未来,中国石化可依托“西氢东送”管道建设支线及加氢母站,助力京津冀氢能走廊的高效构建,助力京津冀地区“双碳”目标的实现。
 

  世界首台套50万千瓦级大型冲击式机组项目主体工程开工
 

  6月9日,世界首台套50万千瓦高水头冲击式机组科研攻坚示范项目推进大会在西藏拉萨隆重召开,标志着承载该机组的大唐西藏扎拉水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扎拉水电站是国资委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示范项目,并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中国大唐作为业主单位,充分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重要作用,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补齐能源技术装备短板,积极组织产业链上下游扎实推进项目设计、设备制造、材料工艺、运行维护、高海拔工程施工等方面科研攻关,开展了11项科研专题,着力攻克冲击式水轮机制造“卡脖子”关键技术。
 

  全球规模最大光伏电站开工建设
 

  日前,中国电建所属成都院EPC建设的西藏自治区昌都芒康昂多1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本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开发的先导工程,是目前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计划于2024年11月30日实现全部容量并网发电。
 

  昂多1800兆瓦光伏项目作为目前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生态环保措施最完善的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5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煤约1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4万吨,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加快建设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推动涉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最大CCUS全产业链基地开建
 

  5月19日,总投资102亿元的宁夏30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示范项目在宁东基地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在全球首次实现现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气田开采之间的绿色减碳合作,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据了解,该项目包括30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工程、300万吨/年二氧化碳长输管道、250万吨/年二氧化碳驱强化采油工程和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捉和储存工程。其中,“十四五”期间分两期建成100万吨/年CCUS,建成130千米碳源管道。一期项目2023年5月开工,计划2024年建成投运。“十五五”期间建成300万吨/年规模,覆盖地质储量1.7亿吨。项目达产后可累计注入二氧化碳7450万吨,累计增油1700万吨以上。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常规岛运转层浇筑完成
 

  5月30日03时30分,海南昌江核电基地“玲龙一号”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常规岛运转层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该二级里程碑节点的顺利完成,为后续7米以上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主行车轨道交安节点创造了有利条件。
 

  世界最大单罐容量液化天然气储罐外罐项目开工
 

  近日,浙江LNG三期项目接收站工程液化天然气储罐外罐工程正式开工,据悉,该项目中建设的液化天然气储罐是目前世界单罐容量最大的LNG储罐。
 

  浙江LNG三期项目接收站工程将在宁波市北仑区新建6座27万立方液化天然气储罐混凝土外罐及配套设施,建设规模为600万吨/年,其中气态外输 450万吨/年,液态外输150万吨/年,LNG 管道与浙江LNG 一、二期项目预留管道接口联通,同时配套气化设施、公辅设施等,同步将光明码头改造为LNG专用码头。
 

  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开工
 

  5月19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简称“中海壳牌三期项目”)开工仪式在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举行。标志着中国海油与壳牌集团以及广东省的深化合作又迈出了实质性关键一步。
 

  中海壳牌三期项目包括16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及下游等共18套化工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拟建设的乙烯裂解装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裂解装置之一,项目还将建设世界级规模的聚烯烃装置和高端聚醚多元醇装置,并在亚洲及国内首次引进生产α-烯烃、合成醇和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新技术。
 

  中国石化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开工
 

  5月27日,中国石化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暨绿色石化先进材料产业基地开工。
 

  项目位于洛阳市孟津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总投资278亿元,计划2025年12月建成投产,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100万吨/年乙烯等生产装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辅助设施。
 

  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全线动工建设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标志性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5月23日全线动工建设。平陆运河连通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海域,建成后将在我国西南地区开辟一条由西江干流向南入海的江海联运大通道。
 

  平陆运河起点位于广西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134.2公里,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为8900万吨。工程主要包括航道、航运枢纽、水利设施改造以及沿线跨河配套工程建设,工程总概算约727亿元。
 

  防城港核电站四号机组冷试成功
 

  5月6日,广西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冷态功能试验顺利完成,机组将全面转入热试准备阶段。防城港核电站是我国西部首个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二期工程3、4号机组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
 

  4号机组4月28日启动冷试,标志着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冷态功能试验是核电厂大型综合专项调试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一回路系统和设备及其辅助管道在高压下的各项性能,并在各压力平台下进行主系统和辅助系统的相关试验,是对整个反应堆性能的一次全面“体检”。
 

  近150亿!中国能建在甘肃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4月7日,甘肃省河西地区重点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其中,总投资约150亿元由中国能建西北院、广东院、建筑集团总承包建设的甘肃常乐电厂、甘肃张掖电厂2×100万千瓦燃煤机组扩建工程双双开工。
 

  甘肃常乐电厂2×100万千瓦燃煤机组扩建工程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总投资金额75.2亿元。项目由中国能建西北院、建筑集团联合总承包建设,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能源建设项目,也是西北地区首个百万千瓦级调峰火电工程。项目新建2台百万千瓦国产高效超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超低排放环保设施。
 

  甘肃张掖电厂2×100万千瓦燃煤机组扩建项目总投资金额74.42亿元。项目由中国能建广东院总承包、建筑集团承建,将采用高参数、高效率一次再热技术,通过多级烟气余热利用、适应深度调峰的两台给水泵配置系统优化、水务中心集中节约用地布置等多项技术优化创新,有效降低供电煤耗,提高厂用电率,实现超低排放,机组经济技术指标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漳州核电2号机组发电机定子顺利吊装就位
 

  6月19日18时08分,漳州核电2号机组发电机定子顺利吊装就位,共历时5小时,整个吊装过程安全平稳,质量可控,发电机定子吊装完成为常规岛厂房封闭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继5月17日主行车载荷试验完成、5月27日汽轮机安装开始、6月4日凝汽器首个壳体模块吊装就位后,2号机组迎来的又一重要节点,标志着2号机组常规岛主线安装工作将逐渐进入高峰期。

 

  国家电网汨罗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继2月实现湖北通山抽水蓄能电站、3月实现甘肃玉门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又一个重大工程——湖南汨罗抽水蓄能电站于6月11日开工建设。
 

  汨罗抽蓄电站安装4台30万千瓦可逆式发电机组,接入华中电网,总投资81亿元。该电站是国家电网在湖南建设运营的第4座抽蓄电站,建成后,国家电网在华中地区抽蓄运行总装机将突破2000万千瓦,将有效提升湖南电网顶峰保供能力,对华中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重要的调节和保障作用。
 

  三门核电将建设全国最大核能供汽项目
 

  6月21日,三门核电有限公司与台州市海投集团、临海市人民政府、三门县人民政府、荣盛新材料(台州)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台州核能零碳智慧供汽项目合作备忘录》,全面落实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推动核能综合利用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助力浙江省重大项目建设。
 

  按照备忘录约定,核能供汽项目将与荣盛台州新材料项目同步推进,三门核电作为核能蒸汽供汽方,将为产业园一期工程提供年产千万吨的高质量工业蒸汽。项目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供汽规模为1800吨/小时,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核能供汽项目,每年等效减排二氧化碳333万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9058公顷。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聚乙烯装置开建
 

  6月19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聚乙烯(PE)装置开工建设。新装置年产50万吨聚乙烯,计划于2025年投产。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于2018年7 月正式宣布,是其迄今为止最大的投资项目,由巴斯夫独立建设运营。到2030年,巴斯夫将投资上达100亿欧元建造该基地。首套装置于2020年打桩开建。2022年7月,巴斯夫欧洲公司作出最终投资决策,宣布全面推进湛江一体化基地建设。该阶段将聚焦于建设一体化基地的核心,包含一套蒸汽裂解装置以及多个下游装置,并计划于2025年底启动,从而进一步支持巴斯夫在华持续的业务增长。项目后续阶段将扩建更多下游装置,实现多样化产品的生产,计划从2028年开始投入运营。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前期工程开工
 

  4月2日,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前期工程开工仪式在福建省漳州古雷开发区举行。据了解,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是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由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漳州九龙江集团合资投建,建设内容包括150万吨/年乙烯装置,以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装置等,总投资420.7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约340亿元。
 

  国家能源集团获批全国首个熔盐储能项目
 

  近日,安徽省能源局复函同意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熔盐储能项目为技术创新项目,并同意可替代电化学储能功率和容量为70兆瓦/140兆瓦时。据了解,本项目为全国首个熔盐储能替代电化学储能项目。
 

  该项目为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新能源院合作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拟在宿州电厂实施,计划开发熔盐储热系统容量1110兆瓦时。项目采用高低温双罐熔盐储能系统,储热工质为熔盐。
 

  中煤集团将在内蒙古打造千亿元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园区
 

  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将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打造千亿元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园区,这是5月19日在京举行的中煤图克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园区规划评审会上获得的信息。目前,相关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
 

  《规划》提出,中煤图克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园区未来建设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及远期。根据《规划》,至2027年,园区新增投资约1000亿元,在园区周边配套新能源投资约400亿元,新增总投资约1400亿元(其中中煤集团新增投资约600亿元),园区产值达到580亿元,实现园区经济总量翻一番目标;至2030年,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关键核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2027年基础上新增投资约1500亿元(其中中煤集团新增投资约800亿元),园区产值超过1000亿元。
 

  中石化正式入股卡塔尔的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项目
 

  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当天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了北部气田东部扩建项目(NFE)参股协议。这是液化天然气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单一项目。根据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向中国石化转让NFE项目1.25%的股份。这是双方继去年签署史上最长购气协议后的又一重大节点,标志着双方在该项目上实现了一体化合作。
 

  根据卡塔尔能源公司披露的信息,“按照协议,卡塔尔能源将向中国石化转让东部项目相当于一列年产能800万吨(MTPA)产线5%的权益。本协议不会影响任何其他股东的参与权益。”据此推测,卡塔尔能源公司自身在该项目中的持股比例将因新股东的加入而被稀释。
 

  桐昆股份、新凤鸣同时启动印尼北加炼化一体化项目
 

  涤纶长丝行业龙头桐昆股份、新凤鸣6月26日晚间分别发布公告计划启动泰昆石化(印尼)有限公司印尼北加炼化一体化项目。该项目选址于印度尼西亚北加里曼丹省北加里曼丹工业园区,项目占地898公顷,其中炼化项目773公顷、光伏发电125公顷,建设年限4年,总投资86.24亿美元。项目资金来源由自筹和国内外银行融资贷款构成,其中投资主体按比例自筹共计26.15亿美元,国内外银行融资贷款60.09亿美元。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炼油及芳烃工艺装置、乙烯及下游装置和相关配套设施,规模为1600万吨/年炼油、对二甲苯(PX)产能520万吨/年、乙烯80万吨/年。
 

  中国能建签约印尼苏家武眉LNG发电及接收站项目
 

  5月5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国际公司与印尼皇家玛哈公司签署了印尼苏家武眉LNG发电及接收站项目EPC框架协议,是印尼制氢厂项目之后的又一市场开发成果,标志着公司在印尼市场实现滚动发展。
 

  项目位于印尼爪哇岛西部,项目总共分三期,装机规模共2,400MW的燃气电站以及再气化装置和1,600,000立方米的储气设备。本次签署的协议为第一期,装机容量800MW,项目工作范围包括燃气电站、再气化站以及配套的储气设施的设计、施工、采购和试运行等工作。项目将为印尼退煤转型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
 

  中国电建承建的东南亚最大风电项目开工
 

  近日,由中国电建承建的东南亚最大风电项目——老挝孟松风电项目开工,进入建设实施阶段。该项目位于老挝南部色贡省及阿速坡省,是老挝首个风电项目,也是中国电建海外承建的最大风电项目,还是亚洲第一个跨境新能源项目。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600兆瓦风电场、5座升压站及500千伏送出线路等,建成后,主要向越南输送电力,届时将是老挝首次实现新能源电力的跨境输送缓解越南中部地区用电紧张情况,助力老挝进一步打造“东南亚蓄电池”。项目生命周期内预计可实现碳减排3500万吨。
 

  《世界能源统计评论》:可再生能源难撼化石燃料主导地位
 

  根据近日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报告,去年可再生能源创纪录的增长并没有改变化石燃料的主导地位,化石燃料仍占能源供应的82%。
 

  报告称,尽管去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增幅,达266吉瓦,其中太阳能增长超过风电,但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产品在满足大部分能源需求方面的领先地位得到巩固 。
 

  经合组织预测全球经济2023年增长2.7%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6月7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3%放缓到2023年的2.7%,2024年回升到2.9%。报告说,全球经济已经开始改善,但复苏较弱。较低的能源价格正在缓解家庭预算压力,企业和消费者情绪正在恢复,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为全球经济活动提供了动力。
 

  报告预测,美国经济增速2023年将降至1.6%,2024年将放缓至1.0%。欧元区总体通胀率下降将有助于提高实际收入,并使经济增速从2023年的0.9%回升到2024年的1.5%。
 

  国际能源署:2023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量飙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国际能源署(IEA)在一份新报告中表示,欧洲的能源危机、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以及中国绿色能源装机的持续强劲扩张,预计都将导致今年可再生能源产能的最大增长。
 

  IEA在其报告中表示,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激增至440 GW,同比增加107 GW,这是有史以来新增容量的最大增幅。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的三分之二。
 

  该机构指出,由于欧盟对能源危机的反应、美国和印度的新激励措施,以及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量的持续激增,所有主要市场都将出现强劲扩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LNG价格需要扩建终端以实现市场一体化
 

  据5月25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从长远来看,稳定液化天然气价格需要建造更多的终端以实现市场一体化,尽管其警告称,扩大基础设施的成本构成了“主要障碍”。
 

  这家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组织表示,天然气的全球市场“部分分散”,因为它主要依赖管道运输,“与原油市场不同,原油市场更为一体化,在大多数地方往往以单一价格交易”。
 

  世界气象组织: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可能创新高
 

  世界气象组织5月17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受温室气体排放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可能创新高。
 

  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至1900年平均值高约1.15摄氏度。受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24年全球将出现气温升高。报告预测,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这一概率达到98%;未来这五年气温平均值高于过去五年的概率也是98%。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201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国际能源署:CCUS助力全球加快脱碳步伐
 

  近期,国际能源署(IEA)对外发布全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数据库。根据IEA的数据,2022年,CCUS发展势头强劲,140多个项目问世,计划存储容量增加80%,捕集能力提高30%。中欧、南欧、中东和东南亚有7个国家宣布发展CCUS项目,使得计划发展CCUS的国家总数达到45个。疫情过后,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攀升至历史新高,脱碳步伐亟须加快。
 

  欧盟“碳关税”走完立法程序
 

  当地时间4月25日,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简称“碳关税”)。这意味着,继4月18日获欧洲议会通过后,“碳关税”完成立法程序的最后一步,将在欧盟公报刊登后正式生效。欧盟将成为全球首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
 

  欧盟理事会称,当日通过的“碳关税”、对欧盟碳市场(ETS)指令的修订、设立社会气候基金的法规、海运船舶排放规则修订,以及航空业相关的碳市场规则修订等5项法案,是“实现2030年气候目标的关键立法”。五项法案将减少欧盟主要经济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确保最脆弱的公民和微型企业,以及面临碳泄漏的部门在气候转型中得到有效支持,是欧盟完成2030年较1990年排放水平至少减少55%、2050年实现碳中和承诺,即“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
 

  欧盟国家将最终确定42.5%的可再生能源目标
 

  据5月16日报道,根据法案的最终版本显示,欧盟国家将最终确定一个新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到2030年使欧盟42.5%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
 

  欧盟及其成员国正在努力推动经济脱碳,以应对气候变化,并通过发展欧洲绿色产业来加强供应安全,以避免对任何一个国家的能源依赖。
 

  欧洲“核联盟”为欧洲核能发展拟定“路线图”
 

  当地时间5月16日,欧洲“核联盟”成员国在巴黎召开会议,为欧洲核能发展拟定“路线图”,预计到2050年欧盟核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100吉瓦提高至150吉瓦。
 

  在法国能源转型部的召集下,比利时、保加利亚等14个欧洲“核联盟”成员国派代表参加了当天会议,具有观察员地位的意大利和作为嘉宾国的英国也派代表出席。
 

  据法国能源转型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两个议题:一是如何建立独立的欧洲核供应链;二是欧洲核工业复兴的条件。与会方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呼吁制定欧洲行动计划,以促进核能部门在技术、创新、安全标准等方面的合作。
 

  欧盟9国同意建立地中海绿色能源枢纽
 

  地中海地区的9个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5月18日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举行会议,同意建立地中海绿色能源枢纽,以加快欧盟实现脱碳、能源独立的步伐。这9国包括马耳他、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斯洛文尼亚和西班牙。
 

  他们在当天会议结束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表示,地中海地区可以成为可再生能源投资中心,通过推动该地区欧盟与非欧盟国家间海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互联互通,促进欧洲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投资。他们同意优先投资海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再生能源制氢等领域。
 

  美国发布首份国家清洁氢战略和建设路线图
 

  拜登-哈里斯政府6月6日发布了《美国国家清洁氢战略和路线图(U.S. National Clean Hydrogen Strategy and Roadmap)》,这是一个全面的框架,旨在加快清洁氢的生产、加工、输送、储存和使用。
 

  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 M. Granholm)表示:“加快氢能源的部署是实现拜登总统关于负担得起、安全的清洁能源未来愿景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能源部与我们的联邦合作伙伴一起制定了美国国家清洁氢战略和路线图,这将为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强大而富有成效的伙伴关系奠定基础,并将指导政府和工业实现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多功能能源的全部潜力。”
 

  日本修订氢能战略,众多难题待解
 

  6月6日,日本政府召开部长会议对2017年制定的《氢基本战略》进行修订。日本政府设定目标,计划2040年氢用量增长6倍至1200万吨;同时,公共和私营部门也将在未来15年共同投资15万亿日元推广氢能应用。此外,包括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设备在内的9项技术被列为“战略领域”,获重点支持。
 

  法国加快部署重振核电
 

  近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加速核能发展法案》,完成了重振核电的重要立法工作。根据这一法案,法国将取消2015年设定的“到2035年法国核电占比不超过50%的上限”,并简化行政手续促进新反应堆的建设。
 

  法国积极推动核能发展,日前还召集比利时、保加利亚等14个欧洲国家在巴黎举行会议,为欧洲核能发展拟定路线图,预计到2050年欧盟核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100吉瓦提高至150吉瓦。法国能源转型部发布的新闻公报称,本次会议发出明确信号,即重视核电在欧洲能源战略中的重要性,这既是为了加强欧洲的能源主权,也是为了加速去碳化和实现气候目标。
 

  德国持续加码LNG项目建设
 

  德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天然气“战略储备计划”。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设施是德国实现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维护本土能源安全的一大重点。
 

  近日,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公开场合表示,为防止天然气管道再次受损或天然气供应再度出现中断,德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天然气“战略储备计划”。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设施是德国实现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维护本土能源安全的一大重点。然而,德国LNG相关基础设施在一年内“从无到有”的快速扩张却引发舆论争议,高达百亿欧元的LNG项目投资很可能在不到十年内出现“产能过剩”,在能源转型预期下更可能导致当前新建的LNG相关基础设施最终空置废弃。
 

  印度计划投资20亿美元启动氢气生产
 

  据油价网2023年4月9日新德里报道,印度提出了一项20亿美元的补贴计划,以推动国内氢燃料的发展,全球氢燃料的未来看起来更加光明。
 

  印度政府预计将颁发大约1300亿卢比用于生产绿色氢气,其余的财政激励将用于支持电解槽的制造。印度生产绿色氢气的总成本预计约为每公斤300卢比(约合3.7美元),他们希望在未来3年内生产360万吨绿色氢气。
 

  乌兹别克斯坦每年将购买60亿方俄罗斯天然气
 

  日前,在圣彼得堡,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一项关于向乌兹别克斯坦消费者输送俄罗斯天然气的协议,以及一份路线图,为该国的天然气输送系统 (GTS) 的验收和运输做准备。计划交付日期为 2023 年第四季度。供应量每年高达 60 亿立方米,即每天约 1800 万立方米,交货量将每年更新。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过境将通过“中亚-中心”(CAC)天然气管道,途经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土耳其计划再建3座核电站
 

  土耳其能源部核能以及国际项目司司长萨利赫·萨拉(Salih Sar?)6月20日表示,在“阿库尤”核电站之外,土耳其计划再建3座核电站。
 

  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9届核电厂NPPES峰会上萨利赫·萨拉说:“我们将继续与俄罗斯、韩国就土耳其北部锡诺普核电站建设问题进行磋商。我们正在与中国探讨在土耳其西部色雷斯兴建第3座核电站的问题。我们正在与美国、英国和法国公司就第4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电站的建设问题开展讨论。”
 

  三个非洲国家推进天然气运输
 

  全球的车用天然气应用市场正在迅速扩大,非洲的天然气生产国家通过在汽车行业中利用气体来最大化其资源。在这方面,有三个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尼日利亚、埃及和赤道几内亚分别推出了一系列计划,旨在加速在运输领域中使用气体。
 

  原标题:通用机械行业政策与市场(2023年二季度)

  • 新能源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安科瑞 AEV-AC007D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7KW交流桩 新能源

7kW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小巧轻便,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方便安装或悬挂 于墙壁、背板、灯杆等固定设施上,适合家庭、公司、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 车场、大型商厦停车场等场所。可为具备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 是小型电动汽车主要的充电设备。

金元翔电子 新能源充电桩温度传感器 新能源温度传感器

高温玻璃密封热敏电阻和高温PVDF薄膜压铸封装,响应速度快,耐压且防水性好

成都虹威 新能源汽车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

针对新能源汽车OBC充电机、DC-DC变换器开发的一款专用测试系统。

鑫佰奥 新能源油位开关 浮球液位开关

柏奥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类型油位计和液位传感器的工厂,生产的小型不锈钢浮球开关是一种医疗器械专用的液位传感器,外形精美小巧便于安装,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的计量液位等方面,是一种很重要的液位检测装置。

佳洁 新能源电池干燥机过滤器滤芯 过滤设备

新能源电池干燥机过滤器滤芯

上海科迎法先快 新能源汽车霍尔效应位置传感器 传感器

霍尔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的一种磁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由于具备无触点、功耗小、结构牢固、寿命长 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电子控制系统中,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霍尔传感器取代传统接触式传感器已成大势所趋。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