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有25年左右的生命周期。据中科院电工所的预测,如果组件运营维护良好,到 2034 年国内光伏组件累计废弃量将达到近 60 吉瓦;而如果运维一般,届时累计废弃量将超过70 吉瓦。而70吉瓦,已经超过2017年光伏累积装机量的1/2。而美国能源信息署的分析数据显示,到2050年,中国光伏组件中或将有2/3需要提前退役。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光伏企业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提升产能规模,中国光伏组件产能持续提高。光伏组件是生产光伏发电系统和光伏应用产品的重要一环。经过多年发展,当前我国光伏组件已经实现了进口替代,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领先的竞争力。近年来,下游光伏装机容量需求不断增长,在此激励下,全球厂家光伏组件厂家出货量持续上升。未来在各种新型组件技术中,大尺寸拥有节约组件端成本的优势,将更受下游终端用户青睐。
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由光伏组件片或者由激光切割机或是钢线切割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光伏组件的组合。由于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所以,想要作为电源则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2023年上半年,光伏组件出货量占据榜首的是晶科能源,出货超过30GW。而过往的冠军记录保持者——隆基绿能则屈居第二,出货量在28-29GW左右。晶澳科技和天合光能的出货量分别在25、24GW左右,位居第三和第四,第五名阿特斯出货14GW。截至目前,出货量超过10GW的组件企业共有七家。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光伏组件五大巨头通过投资协议、募资预案等披露的扩产计划总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四大光伏生产环节合计扩张产能约1000GW。其中,硅棒、切片、电池等产业中上游环节的投资计划,明显多于下游的组件环节,这也体现出它们向上游"补短板"的倾向。
随着中国光伏作为供方的话语权不断增强,欧美重振本土光伏制造、分散光伏供应链的决心也在加大。欧洲委员会成员Thierry Breton在2022年12月9日布鲁塞尔发表了一篇讲话,标题为“欧洲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的启动欧洲努力实现绿色工业命运”。Thierry Breton承认了欧洲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落后于中国,但也对欧洲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的未来表达了希望和信心,并提出欧洲需要加大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投资和支持,以实现绿色工业化。
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初步测算超过2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最大市场欧洲占比约五成,增速超40%目前欧洲囤积的中国造太阳能组件累计价值约为70亿欧元,远超当前实际需求。过去5年,欧洲的光伏进口支出几乎翻了两番。
光伏行业正处于P型转N型的技术变革期,优势产能仍然供不应求;光伏发电占比还处于较低水平,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提升,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光伏组件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有望带动光伏新增装机需求的增长。2023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市场供需两旺。1-6月份我国太阳能电池累计出口金额达1805.78亿元,同比增长17.9%。与此同时,国内光伏组件的产量增速也十分迅猛,这得益于下游旺盛的市场需求和产能释放,由此也带来电池组件的需求。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达2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0%。新增发电装机规模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4%,基本与去年全年数据相当。截至六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约4.7亿千瓦,已超过水电成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投资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完成投资超过1300亿元,约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的50%。
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鼓励和支持光伏产业朝绿色、智能化发展。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职得实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牢显青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智能光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台术平逐步深化。智能制造、学色制造取得明显进展,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光伏组件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下游环节,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自然也受到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