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打造微型蒲公英传感器原型 可轻松构建大规模环境监测网络

2022-03-18 18:52:06
关注
摘要 在今日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华盛顿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介绍了一种可被风吹动的微型“蒲公英”传感器。基于此,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未来 —— 随着电子设备的持续小型化,我们可将数百个温湿度等传感器放置在森林或农场的周围,以轻松构建一个大规模的环境监测网络。

(来自: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Mark Stone)

据悉,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打造的新型“蒲公英”传感器,采用了外形迷你的太阳能电池板(如上图黑色矩形所示)。

这种轻巧紧凑的传感器,能够通过数百架无人机进行投放 —— 就像随风飘散的蒲公英的种子那样,有效构建出一套庞大的监测网络平台。

Wind Dispersal of Battery-free Wireless Devices(via)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找到最佳的“蒲公英”设计,科学家们尝试了 75 种不同的模型设计,并最终挑出了其中一种(仍有持续改进的空间)。

现阶段,研究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制作出一个如此精致的传感器。但相信随着工业化生产的铺开,这套方案仍具有相当激动人心的应用前景。

传感器本体极其轻巧

研究作者 Vikram Iyer 表示:“蒲公英种子有着独特的中心点结构,一圈小毛刷能够减缓其下落的速度。我们对其展开了二维投影,并最终确定了新型传感器的基础设计”。

可知随着重量的增加,刷毛会开始向内弯曲。为此,研究人员添加了一个环形结构,以使其更加稳固和增加撞风面积,从而减缓传感器的落地速度。

研究团队尝试了 75 种不同的外形设计

不过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团队选择了用轻巧迷你的太阳能电池板、来取代笨重的电池组件。为了在太阳下山后继续工作,传感器还配备了一个临时储电的电容器。

尽管当前的原型重量还是达到了蒲公英种子(1 毫克)的 30 倍左右,它还是能够在无人机投送后,于微风中飘扬一个足球场长度的距离。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原标题为《Wind dispersal of battery-free wireless devices》。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河北隆运通 LYA-WX 气象仪器

无线气象站是本公司研制的便于携带、监测的智能传感器。多层百叶箱据 需组合、太阳能供电低耗节能、无线数据传输高效便利、不锈钢固定板耐用灵 活。无线气象站基于云服务器平台和智能传感网络技术,采用物联网智能网关、 环境监测传感器等,实现对土壤含水量、空气温湿度、气压、PM2.5、PM10、 风速、风向、降雨量、CO2、负氧离子、紫外辐射等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无 线传输和监测。(监测参数可以据需定制)

云传物联 AMT-SC 多参数监测系统

云传物联微型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站采用岸基方式,以小型无线水质监测终端为核心元素,布置在河流、水库、湖泊、饮用水源的岸边。监测站采用移动通讯为传输媒介,以大屏幕显示器和中央服务器为数据处理和监控中心,组成一个综合性的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系统,达到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多参数的目的。监测站由检测传感器组、采样和过滤系统、清洗、标定等组成,采用国标法,整个运行过程均采用无人值守、程序控制自动进行水环境监测,进行无线传输数据,达到实时在线监测、预警水污染的目的。监测站采用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能,可用于水质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和跟踪,以及水源地水质的日常巡检,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检测速度快、远程数据传输等优点。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