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深圳)储能技术展暨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生物质能展览会

2023-10-14
关注


2024中国(深圳)储能技术展暨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生物质能展览会

时 间:2024年5月15~17日

地 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

发展前景:

储能技术,这位能源领域的超级英雄,正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后盾。随着储能产业的日益成熟与壮大,它对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电力系统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在国家政策的庇护下,我国储能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成本逐渐降低,产业链日趋完善,已经踏入了商业化的初步阶段。

然而,储能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除了技术、成本和行业标准等硬件制约,还有体制机制的软件束缚。比如,储能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尚缺乏制度保障;储能价值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尚未充分显现;大规模储能融入电力系统还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展望“十四五”时期,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储能产业面临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场景也愈发广泛。然而,要实现储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除了展现强有力的顶层设计规划引导,还需在建立并完善储能技术应用标准体系上加速。我们需要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路线多元化的原则,推动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通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设计,让储能技术在新的电力系统中作为商品属性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这将是储能产业走向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详询主办方张先生(同v)

186(前三位)

0215(中间四位)

0282(后面四位)

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七大能源任务,着重强调了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强抽水蓄能等调峰电站建设、推动新型储能发展、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等在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顺应绿色低碳发展潮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转型和变革,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创新发展,2024深圳国际储能技术展览会将于2024年5月15-1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举行。

这场展览会以“突出品牌、开拓创新、注重实效”的宗旨,展现出独特的创意和科学合理的整合传播,以卓越的服务和全新的理念为广大参展商提供一个“高水准、高品位、高质量”的展示交流舞台。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展会,更是一个集结了储能行业最具规模、最有价值和最具权威的顶级盛会。

这场盛会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储能技术领域的精英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创新应用。在这里,您将有机会与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储能产业的未来发展。

在本次展会中,您将有机会深入了解最新的储能技术和产品,探索最新的市场趋势和发展动态。同时,您也将有机会与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买家面对面交流,拓展您的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这场展会,共同探讨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创新应用,拓展您的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提升您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让我们一起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储能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展出范围:

一、储能技术及材料:

1、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抽水蓄能等物理储能技术及材料(压缩机、泵、储罐等);

2、锂离子电池:各种材料体系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

3、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及材料

4、铅酸蓄电池、铅碳电池等储能技术及材料

5、钠硫电池、水性钠离子电池、新型电池等化学储能技术及材料,

6、镍氢电池及相关材料(镍带、隔膜、粘结剂、电解液等材料);

7、氢储能及燃料电池:氢气生产/供应设备、氢气储存设备、加氢站、燃料电池系统及组件、燃料电池相关设备及装置、测试及分析仪器,燃料电池整车等

8、储热/冷、熔融盐储热;

9、超级电容、超导储能等;

二、储能设备及组件:

1、IGBT、功率模组

2、储能逆变器PCS、储能电芯及PACK、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

3、储能消防设备(电池热管理、检测预警、火灾防控装置、电气火灾监控、直流绝缘检测);

4、储能集装箱;

5、配电设备(开关柜、电缆、交直流开关、接触器、连接器、交直流电表等)、集散控制系统DCS、远程测控设备RTU、换热器设备、工业控制器;

6、整体储能设备(如户用储能产品、集成式工商业储能柜、移动储能车)

三、储能系统及EPC工程:

1、分布式能源与储能系统:微电网、用户侧储能、户用储能系统、军用储能系统、无电人口地区储能系统

2、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电网侧规模化储能系统、并网逆变器、调峰电站、调频电站、火电储能联合调频系统

3、通讯基站储能

4、轨道交通储能能量回收系统

5、数据中心电源、UPS电源、移动电源等储能电源

四、软件开发及信息通信:

1、能源网络运营商、能源网络开发商、能源数字服务商、信息能源系统集成商、信息能源融合应用开发商、储能信息网络软件开发;

2、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多网融合技术、传输技术与设备、接入设备、光纤光缆、工业以太网、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及相关产品;

五、电池资源回收及利用:

1、电池行业用三废处理设备、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技术与设备、电池残值检测设备

2、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电池评估系统等。

六、电池测试与认证:

1、各类储能电池测试仪器、设备防护、智能评估诊断技术;

2、安全认证机构等;

七、电动汽车充换电及配套设备:

1、充电桩、充电站、充电站配电设备、停车场充电设施及智能监控设备;

2、电动汽车储充换电站、车电互联、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八、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输配电系统及设备:

1、光伏系统及组件设备、风电系统及组件设备;

2、并网逆变器、轻型直流设备、运行监控装置、并网控制系统、柔性输电设备、特高压输电设备、高温超导设备;

3、高温超导电缆、配电自动化系统及保护装置、智能开关设备、变压器、互感器、智能组件、数字化变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装置

4、输配电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及自愈装置、电能质量监测、谐波治理及无功补偿、超导电工技术、各类新型电线电缆、复合材料、安全防护等;

九、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设备:

工业节能用储能技术、光伏热电联产、燃气冷热电联产、燃气分布式发电系统、清洁供热系统、储能与综合能源服务

十、 智慧能源建设及配套设备

新能源,顾名思义,是相对于那些常规的能源而言的,它们以新技术、新材料为基石,尚未被大规模利用。这些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以及生物质能等。这些新能源往往有着可再生、无(低)污染的特性。在全球迈向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当下,新能源的崛起已经势如破竹。

目前我国光伏、风电、储能等主要新能源已经进入大规模、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截止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主要新能源累计并网装机占比分别为:光伏15.3%、风电14.3%、核电2.2%、生物质电1.6%。这些新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一步讲,新能源是应对新世纪能源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的重要手段。推动新能源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组委会联系方式:

邮 编:201908

电 话:18602150282

QQ:2993824163(添加时请说参加深圳储能展)

E-mail:2993824163@qq.com

联系人:张 昊

  • 新能源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安科瑞 AEV-AC007D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7KW交流桩 新能源

7kW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小巧轻便,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方便安装或悬挂 于墙壁、背板、灯杆等固定设施上,适合家庭、公司、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 车场、大型商厦停车场等场所。可为具备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 是小型电动汽车主要的充电设备。

金元翔电子 新能源充电桩温度传感器 新能源温度传感器

高温玻璃密封热敏电阻和高温PVDF薄膜压铸封装,响应速度快,耐压且防水性好

成都虹威 新能源汽车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

针对新能源汽车OBC充电机、DC-DC变换器开发的一款专用测试系统。

鑫佰奥 新能源油位开关 浮球液位开关

柏奥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类型油位计和液位传感器的工厂,生产的小型不锈钢浮球开关是一种医疗器械专用的液位传感器,外形精美小巧便于安装,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的计量液位等方面,是一种很重要的液位检测装置。

九昌新能源 氢浓度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此款氢浓度传感器基于氢气的热传导特性开发,采用MEMS工艺,通常安装于储氢罐、电堆、车厢 内部等,用于监测环境中氢气的浓度,从而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13661483015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现代汽车与北汽集团强化新能源领域合作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