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轨道进入分水岭,行业领导者如何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2024-01-13
关注
摘要 裁员、减产、延期,近日流传于各个行业社群的一份光伏企业裁员潮统计表引发热议。受市场调整和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光伏行业仍处于悲观情绪笼罩之下,产业链走入价格下行通道,各环节博弈激烈。
在供需拉锯下,行业洗牌加速。一些企业可能面临“投产即亏损”的挑战,光伏龙头企业的股价也纷纷下跌。  与资本市场的悲观预期不同,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所谓产能过剩,实际上是对需求增长认识不足。碳中和是全球的共同目标。光伏作为未来最核心的能源和最大的能源,到2050年,光伏累计装机将进入数万吉瓦(GW),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才刚刚开始。  光伏产业链波动调整  自2023年以来,绝大多数光伏上市公司的股价都接近甚至超过了“腰斩”。  “产业视角和资本视角非常撕裂。在宏观增长整体放缓的今天,光伏产业仍然是一个规模万亿的高增长产业,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然而,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无论财务报告有多漂亮,都无法提振股价的持续下跌。必须承认,资本对风险有更敏感的预期。一位独立观察者说。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浪潮下,光伏新装机容量增长空间广阔,高利润吸引新老玩家投资扩产。各方大胆入局,押注光伏的未来。在最新报告中,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550GW;2027年,欧洲光伏产业协会的全球需求将达到800GW、2030年至1000GW;到2050年,业界普遍预计光伏累计装机将进入万吉瓦时代。  根据理性的经济理论,在乐观的市场预期下,储能技术的改进和消费瓶颈的改善将促进整个光伏产业链成本的下降,并与市场需求的扩张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市场上普遍存在信息差异,分阶段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尤其是在投资和生产周期较长的制造业。  自2023年以来,硅价格进入下行周期,从而推动光伏产业链的波动,“躺赢”的局面不再是企业内生增长驱动力的考验。  此时,通威等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的企业更容易平衡各环节的产能和利润,抵御周期波动,业绩更加稳定。从2023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来看,虽然大多数光伏企业都面临着增长放缓,但通威仍然是收入和利润最高的光伏企业,其业绩波动也是硅的领导者中最小的。  从上游到下游,光伏制造业主的产业链依次是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通威牢牢占据了上游硅料、中游电池片及组件环节,具有较高的防护墙。  根据光伏行业的信息机构 InfoLink 根据Consulting数据,通威高纯晶硅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太阳能电池出货量自2017年以来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正式进入组件环节,组件出货量已进入世界前六名。  行业分化不会改变龙头效应  经过几轮周期性洗牌,光伏产业从风景到萧条再到复苏,旧王不断落幕,新王登台。  2005年,欧美补贴政策的实施在光伏行业掀起了巨大的产能飞跃。2007年,国内组件企业约200家,第二年直接翻了一番。然而,金融危机的意想不到,使得快速升温的光伏产业瞬间降至冰点。在此期间,中国有300多家光伏组件企业倒闭,一度只剩下50家左右。  然而,活着的企业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最激进的是彭晓峰。首先,他在新余投资120亿元建设马洪硅材料厂。在财务拮据的情况下,他与国开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了赌博,扩大了生产,走上了不归路。  2012年,欧美国家对中国光伏进行了“双重反对”调查。今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直接减半,赛维、英利、尚德资不抵债,走上了清算之路。  今年,通威以8.7亿元收购合肥赛维,进入电池领域。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项目单体公司。  事后复盘,欧美企业虎视眈眈国内市场。许多著名的国产老牌被外资冲得七零八落。通威迎难而上,在生产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打破了欧美企业主导的光伏发展格局。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也避免了被国际大品牌打破的悲剧。  而这些只是一个起点。  2018年“5月31日”新政让行业短暂降温;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多晶硅价格一度跌至近10年来的最低点。在低谷期间,许多企业停止扩产甚至停产,通威仍以相当大的战略决心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逆周期扩产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技术、制造技术、效率、成本控制、企业战略布局等综合竞争力。显然,通威已经有了信心。  这种螺旋式胜利模板使通威实现了积极的自我循环,不仅能顺利穿透周期,还能随着行业的起起落落获得更多的份额。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光伏产能都在中国,海外产能已逐渐退出中国。从长远来看,行业集中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小企业的增长空间越来越窄。基础薄弱的跨境投机者将是羊群效应的受害者,在淘汰赛中被淘汰。  逆势扩产巩固优势  光伏在工业空间和技术迭代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纵观光伏发展史,2008年金融危机、2012年欧美双反、2018年531新政都是当时的痛苦,但事后无一例外成为行业供给侧改革,为更大的发展开辟了空间。  与同行不计后果的杠杆相比,通威的稳健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近年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未超过60%的红线,在行业噪音大的时候仍然保持着专注。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公司自有资金储备为275.28亿元。  更重要的是,自2015年以来,通威的对外投资明显进入跳跃式提升阶段,短短几年就增长了几十倍。自2017年以来,该行业出现了短期过剩的迹象,但通威并不感动,即使是2018年的“5月31日”新政策也未能阻止通威的扩张。后来的业绩表明,通威在行业低迷时期保持了合理的投资节奏,适当逆势扩产,使通威成功把握了硅材料的后续上升周期,并于2023年以2148.82亿元的营业收入跻身世界财富500强榜单。  通威的产能将在品牌价值提升的号角下继续扩大。根据公司规划,2024-2026年高纯晶硅累计产能将达到80万-100万吨,太阳能电池累计产能将达到130-150GW。  经过多次行业周期的洗礼,通威基本盘的成功穿越更加稳定和强劲,因此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在中信证券看来,公司作为硅材料的领导者,继续推动新电池和零部件业务产能的扩张,完善综合布局。随着硅价格的大幅下跌,公司仍保持着较强的盈利韧性,进一步突出了产品成本和技术优势。同时,公司继续优化硅产能和产品结构,提高质量和成本,加快N 电池产品升级推广,拓展组件业务市场和客户渠道,盈利能力有望趋于稳定。  总之,许多观点一致认为,展望未来的经济复苏和发展,市场环境正在加快,加上光伏市场规模需求,一系列重大政策也在密集引入——这不仅为通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而且为提振市场长期信心,有利于光伏产业复苏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 新能源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安科瑞 AEV-AC007D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7KW交流桩 新能源

7kW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小巧轻便,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方便安装或悬挂 于墙壁、背板、灯杆等固定设施上,适合家庭、公司、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 车场、大型商厦停车场等场所。可为具备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 是小型电动汽车主要的充电设备。

金元翔电子 新能源充电桩温度传感器 新能源温度传感器

高温玻璃密封热敏电阻和高温PVDF薄膜压铸封装,响应速度快,耐压且防水性好

成都虹威 新能源汽车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

针对新能源汽车OBC充电机、DC-DC变换器开发的一款专用测试系统。

鑫佰奥 新能源油位开关 浮球液位开关

柏奥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类型油位计和液位传感器的工厂,生产的小型不锈钢浮球开关是一种医疗器械专用的液位传感器,外形精美小巧便于安装,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的计量液位等方面,是一种很重要的液位检测装置。

Honeywell 霍尼韦尔智能工业 BPS / BAS 热失控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

新能源车辆电池包着火时有发生,热失控传感器用于监控电池包状态,对于异常情况作出预警

上海科迎法先快 新能源汽车霍尔效应位置传感器 传感器

霍尔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的一种磁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由于具备无触点、功耗小、结构牢固、寿命长 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电子控制系统中,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霍尔传感器取代传统接触式传感器已成大势所趋。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