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能源催化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中伟领导研究团队独立研发高比能氢混合动力适应工业无人机近期试飞成功,研究成果将有效解决工业无人机寿命短的瓶颈。
据报道,目前电动无人机的主流动力电源是锂电池,但锂电池寿命短,低温环境适应性差。相比之下,氢混合动力电源具有能量高、可靠性高、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常用于中型固定翼和大型多旋翼无人机,可有效解决工业无人机寿命短的问题。
“我们开发燃料电池和锂耦合电源系统,系统化全链模式,具有能量高、耐久性长、温度宽、燃料加注快等特点。”陈忠伟表示,当团队开发的高比能氢混合动力电源的比能量达到每公斤600瓦时,可应用环境温度范围为零下20℃至40℃。
陈中伟介绍,该团队将继续开发下一代氢混合动力电源技术,结合高比功率堆设计技术和高能密度氢源技术,将应用环境温度范围扩大到零下40摄氏度至60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