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2021年财报已经出炉,5G 产业时代遴选了27家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从上市公司财报的基本面和整体布局来看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图:2021年工业互联网概念股业绩概况(5G产业时代整理)
营收整体向好 净利润有人欢喜有人愁
纵观这27家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的业绩,除了中新赛克外,其它企业营收较2020年均有增长,从营收金额来看,工业富联以4395.57亿元营收遥遥领先,不过其工业互联网业务营收16.85亿元,占比较低。从营收增长幅度来看,维宏股份以97.61%的增幅领先,东土科技紧随其后,实现79.50%的营收增长。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汉得信息、航天科技、维宏股份、东土科技、航天科技、高新兴均实现了超100%的增长,汉得信息更是以近200%的增长幅度领先,东土科技则扭亏为盈实现100%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从汉得信息披露的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来看,净利润增长的态势更猛,根据公告,其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1858.57%。
从细分领域来看,工业软件上市公司中,中控技术、赛意信息、能科科技、宝信软件、中望软件、浪潮软件等均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表现较为稳健;而鼎捷软件、用友网络、金蝶国际等则在净利润上表现得不是那么尽如人意,金蝶国际虽然增长了44.20%,但仍然亏损3.02亿元;去年才上市的概伦电子作为“国产EDA第一股”,首份“成绩单”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商誉减值风险、高度依赖单一关联经销商、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等。
在工业互联网加速普及以及云服务泛化的当下,网络安全的市场新机会正在引发赛道的新一轮研发和应用激战,也带动相关上市公司营收增长明显。比如奇安信和启明星辰、吉大正元均实现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不过奇安信净利润目前还是亏损的状态。
数字化、信息化成为新引擎
对于业绩高速增长的原因,汉得信息在年报中表示,2021年其新兴业务产业数字化和财务数字化快速放量,全年实现收入为11.25亿元,同比增长25.64%,占整体收入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5.91%上升至本期的40.02%,成为整体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其中,产业数字化业务增幅明显,收入同比增长达到38.43%。
宝信软件也在年报中提到,业绩增长主要系宝武集团整合融合推进,智慧制造、智慧运营等需求增长,自动化、信息化、云服务等业务收入规模增加所致。
虽然没有具体提到数字化、信息化业务的增长情况,但科远智慧在年报中透露,信息化增长势头强劲,签约晋能控股电力集团生产指挥系统、上海康恒环境集团1集团+26家项目公司数字化管控系统等,打造了广东华厦百万机组SIS、内蒙古朱家坪电厂MIS、济宁碳素集团生产管控系统、国电泰州智能燃料、河南城发环保能源集团基建生产一体化项目等6个示范样板工程,并实现钢铁、化工、硅业等行业信息化业绩突破。
一些上市公司更是具体提到了智能制造以及工业软件业务的收入情况。中控技术年报中提到,其工业软件实现营业收入 8.71亿元,同比增长 63.4%,工业软件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已经形成了包括实时数据库、数字孪生、生产管理、过程优化、生产安全、资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七大类工业软件体系共计218个工业 APP应用开发。
东土科技也表示,在工业级边缘控制服务器以及工业软件这两个未来重点发力方向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持续开展合作项目,东土科技不断将Newpre系列边缘控制服务器、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等最新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商用。2021年,东土科技边缘控制服务器业务2021年新获订单同比增长227.90%,收入同比增长295.01%;工业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7.32%。
而工业富联2021年工业互联网板块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6.92%至16.85亿元,毛利率增至43.87%,为主营业务中增速最快的板块。截至2021年底,工业富联助力打造的世界级“灯塔工厂”增至5家,已在超过50家重要客户落地了工业互联网服务。
此外,鼎捷软件智能制造业务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27.39%;营收占比16.39%;其中,大陆区域智能制造业务同比增长51%。能科科技智能制造业务营收2.42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7.18%。
数字化技术走向深度“融合”
当前,在传统制造业中,数据价值的挖掘还处于初始阶段,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现阶段企业挖掘数据价值的重要手段,已有很多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提到了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布局。
以东土科技为例,2021年6月,东土科技与科大讯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目的就是为了将自身在通信协议、工业软件、控制硬件、通信网络及大数据行业应用等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优势,与科大讯飞工业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相结合,助推在工业领域包括矿山、工厂等改造及智能装备建设的推广应用。
2021年,东方国信明确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在内的“五朵金花”战略布局。年报中,东方国信提到,其面向市场需求,融合BI构建、交互式探索、SPSS、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等产品和技术,依托云平台架构,开发2B和2C产品。其中,图灵引擎Turing Turbo作为一款一站式的人工智能平台,是面向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和业务分析师的完整企业级AI解决方案。此外,在“数据云”和“图灵引擎”两款产品基础上,东方国信推出面向数据中台和AI中台战略规划的解决方案;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客户业务赋能,形成了AI+ 经营决策、精准营销、客户服务、网运等一系列AI+业务解决方案。
至于奇安信、启明星辰等工业互联网安全企业,则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场景表现出极高的战略性重视度。
一个是强化在新赛道的投入,包括增加技术人员、推出新技术产品等,从奇安信、启明星辰2021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看,两者的营收占比都非常高,分别达到52.7%和34.3%,同比增长分别为40.4%和29%。
另一个是优化产品和技术生态体系,比如奇安信在原来的四大研发平台基础上又升级推出了四个新研发平台,组成八大平台研发矩阵;启明星辰发布了“十四五”规划战略,强化了产品和技术整体、局部生态的统一性。
除了自身布局数字化技术之外,企业间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也成为数字化技术走向“融合”的信号。
2021年12月,在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东土科技与三一重工、中国联通联合发布全球灯塔工厂5G云化PLC应用,中国联通工业OS云化工控平台与东土科技Intewell工业级网络操作系统相融合,将传统工业控制硬件云化为5G MEC边缘云软件系统,通过打造云化工控核心组件,结合数据化/智能化能力,使CT网络、IT应用与OT工控深度集成,建立新一代高质量网络下的云化智能控制体系。该项目率先在三一北京桩机工厂试点,后续将推广到三一重工全国30+灯塔工厂,通过在龙头企业先行先试,进而向中小企业复制推广,加速产业生态建设。
鼎捷软件积极推进与工业富联的战略合作,推动IT与OT的融合,持续完善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方面的业务布局:首先,携手打造细分行业头部客户的灯塔工厂。双方合作建设的中信戴卡项目,在2021 年顺利通过了达沃斯经济论坛的全球灯塔工厂认证。其次,联合打造标准化IT+OT解决方案;最后,与工业富联通过优势互补,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的技术融合,为更好地实现垂直行业的应用创新以及区域工业互联网的业务布局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2022年2月,宝信软件宣布与腾讯云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制造业行业基础云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发展、创新解决方案研发等领域开展联合探索。能科股份也在2022年的经营计划中提到,续开展加强与云厂商的生态协同和适配能力,助力制造业企业上云业务。
新能源、半导体成为热门布局行业
2021年,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产品提价等因素,半导体产业延续快速发展态势;除了半导体,近年来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也是业绩高增长赛道。这两个领域也成为了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这两年重点布局和开拓的行业。中控技术就在年报中提到,拓展了新材料、新能源、制药食品等新行业应用。
在横向拓展,抢抓数字产业化新机遇开创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布局下,工业富联也提到了在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规划。在半导体领域,工业富联将建立半导体工业互联网生态,并通过投资向核心技术延伸,提升ODM设计能力,丰富产品类型,实现价值链延伸,重点布局先进封装、测试、装备及材料、EDA 软件、芯片设计等领域。在新能源领域,将继续聚焦电驱、车联网、雷达、ACU、控制模块、工业互联网,推动 新能源汽车轻量、省电和智能化发展。
此前,赛意信息董事长张成康也表示:“我们会重点布局一些未来发展潜力大的行业,比如电子、半导体、快消品、医药器械等,赛意信息会在这些领域与企业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