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开始创造艺术

2022-08-20
关注

  果核文化,带你看遍游戏圈的那些事儿。

 

  或许你还不了解AI作画,但近来国内外博主分享的那些让人San值狂掉作品,你一定不经意间刷到过。看看评论区我们会发现,尽管很多画作过于抽象,对现在的人类来说还为时尚早,但AI对于色彩的运用以及作品立意的把控已经优秀到令人咋舌。

  或许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经典科幻作品里的担忧已经无限逼近你我的生活。大家不妨想想这个问题,一位对绘画一窍不通的小白,使用AI作画只需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一幅精美作品,那么有多少人类画师会因此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饭碗呢?

 

  当然,今天的我们大可以质疑AI作画的艺术性与美感,但别忘了时代与科技会持续成为它们的助力,人工智能将会以极快速度进化,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如今已经叱咤围棋界的阿尔法狗……AI作画最终是否会替代人类?这个问题我没法给出答案,但读完今天的文章,我想你一定会有自己的见解。

 

  AI作画的种子在上世纪就已经萌芽

 

  AI作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1972年艺术家HaroldCohen编写了一套名为「AARON」的计算机程序,那时它就已经可以使用电脑符号生成图像。

 

  「AARON」在往后的40余年里持续更新,尽管它无法独立学习新的风格或意象,所有新功能都必须由Cohen手动编码添加,但随着新内容和新资源的增多,后来它几乎可以生产无限的不同图像,甚至还能够制作诸如版画、壁画等物理艺术品。不过由于技术不开源,当Cohen于2016年去世,「AARON」也停止了进化。

 

  显然「AARON」的出现启发了很多公司,进入千禧年后大量新兴AI作画程序如雨后春笋般浮现,比如OpenAI公司的「DALL-E」、谷歌Brain部门的「Imagen」和「Parti」、微软的「NUWA-Infinity」等等。

 

  这些程序的功能大同小异,它们可以生成图画、表情符号,甚至是照片级的真实图像等等内容。不过现阶段基于算法的程序,很多时候还无法理解语言的深意,比如无法辨识拿铁咖啡和拿着铁块两者有何区别,可以说各有各的局限性。

 

  不过哪怕AI作画还远远谈不上尽善尽美,但它的价值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人文价值方面,无论你是否了解绘画知识,我想那些千奇百怪的画面显然都能给你带来不同程度启发。技术价值更是不言而喻,AI作画不仅能推动人类画师技术进步,更是对AI算法和诸多科学技术领域有着积极意义。

 

  经济价值上虽然有所争议,但自从巴黎的艺术组织Obsible将AI画作《EdmonddeBelamy》搬上佳士得拍卖会,并最终以432500美元的价格售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AI作画潜在的收益。佳士得拍卖会的主管RidLloyd甚至评价道:「这幅作品虽然不是由一个人类画家所创作的,但说实话,它和250年来佳士得所拍卖的其他画作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时至今日AI作画还是缺少「人味儿」

 

  好,大概理解了AI作画的历史,让我们将视线收束到当下,尽管各大公司的程序都在不断进化,但现阶段还鲜有作品能够称得上是艺术品。我个人将其归结于缺少「人味儿」,色彩配比、构图方式、作品立意或许都可以由人工智能的算法进行输出,但唯独人类主观的经历和情感难以复制。

 

  支撑上述观点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我们可以频繁的在AI作画中感受到恐怖谷效应。AI作品中涉及到人类的部分极为抽象,甚至那些图像只能算是类人生物。模糊的五官、异样的身形以及反常的生理结构,仔细审视就会让我们产生不安的感觉。

 

  当然历史上本就有一些抽象派作品让人不适,甚至其中涉及人类的部分更加难以理解。但历史上那些艺术家们将人类的躯干或五官扭曲是有代指和意图的,比如英国具象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亨丽埃塔·莫赖斯肖像的三个研究》,其画面的扭曲程度更甚于AI作画,但弗朗西斯用人像的扭曲程度代指时间、年龄和生活对所画者身体的影响,由此让作品显得极具探讨价值。

 

  显然AI在这方面缺失了作画意图,现今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支撑人工智能拥有自己的理念,它们只是在成百上千幅画中进行「对抗性」算法。一方面生成随机图像,另一方面则通过输入储存的画作,双方互相纠正之后,算法在进行模仿和产出,最终生成图像。可惜现在的AI不能感知画家的作画意图,所以哪怕它能产出精美的艺术品,但无法拥有「人味儿」。

 

  除人像之外,哪怕是AI擅长的风景画领域也同样如此。一幅画作为什么在诞生之初就具有艺术价值?因为创作者为此付出了感情、因为画作中所反映的内容具有时代意义。历史上不乏创作者因为一幅画锒铛入狱,甚至惨遭杀害,所以那些知名画作是具有情感价值的艺术品。

 

  AI作画不需要面对那些限制和挑战,现阶段情感要素也就成了它的短板。当然,这里并非是在说AI作画无法呈现情感,无论是谁以是什么形式产出什么画作,对其内容产生共情是人类的天性。不过当你告知作品出自AI之手,情绪波动便会陡然降低。或许这也算是我所谓的「人味儿」之一吧。

 

  未来AI作画有可能代替人类吗?

 

  聊到这里,我想各位朋友对于AI作画的发展、现状、困境都已经具有一定了解。那么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你觉得未来AI作画会代替人类吗?我的答案是:未来AI作画会成为类似笔刷、画布、颜料的工具,在某些领域全面替代人类,但不会是全部领域。

 

  我相信哪怕到了未来,AI作画依然会缺少「人味儿」,没有艺术品应该蕴含的人文底蕴与情感价值。但我们要明白,很多时候绘画并非是一件纯粹的艺术行为,市场需要大量的商业画作。

 

  举个例子,《赛博朋克2077》的城市构架与场景搭建为人津津乐道,但其背后代价是无数设计师和开发者辛勤加班。如果AI作画可以几秒钟生成一套符合要求的原创设计,你是甲方会怎么选择?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追求所谓的「人味儿」?还是选择AI作画节省资源投入别处?我想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吧。

 

  就像19世纪初摄影被发明出来的时候,由于工作都是由机器完成的,艺术家们否定它业界也普遍没有很高的评价。但如今回看摄影不但进化为一项成熟的技术走入平常百姓家,同时也成为了一种既定的艺术类型。所以,我认为AI作画最终会成为一种工具,就像照相机与摄影一样,它会让很大一批商业画师失业。

 

  当然,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先不说AI作画究竟还有多久才能作为成熟的工具运用到商业领域,更重要的是艺术一直是高度主观的东西,很有可能即便技术成熟了,AI作画依然无法符合大众审美。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你是美术专业或者设计专业的学生,或许已经可以关注一下AI作画了,毕竟这可是潜在的竞争对手。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玩家,确实期望AI技术能够早日成熟,这样一直困扰游戏开发的成本问题想必也会得到一定程度化解,从而诞生更多优秀的作品吧。我已经等不及体验第一款完全由AI制作的游戏了……

 

  好啦,本周的【果核文化】到这里就结束了。以上结论只是我的一家之言,难免有片面和不妥之处,欢迎各位指正和讨论。那么你对AI作画持什么态度呢?欢迎踊跃留言~各位有想看的话题也不妨发在评论区,大家一起交流。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CSMS 中科微感 人工智能+嗅觉传感器(AI-Nose) 气体传感器

中科微感逐步攻克了制约人工嗅觉传感发展的核心材料、硬件、算法等技术,开发出了以新型纳米敏感材料为基础,以微纳加工技术为支撑,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第一代 MEMS 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原理的人工嗅觉传感器产这一产品将解决当前制约人工智能嗅觉技术与市场应用发展的关键问题:提供量产化的高一致、低成本、微型化的嗅觉传感器阵列硬件,以及提供标准化的人工智能+嗅觉气味感知软件平台,使客户能够快速构建和应用气味数据模型

XKCON 祥控 弹药库环境温湿度异常报警与智能监控系统 温湿度变送器

济南祥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XKCON祥控弹药库环境温湿度异常报警与智能监控系统采用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能够对弹药库环境温湿度信息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山东美安 矿山电机车防追尾道岔口报警器 控制器及系统

煤矿用机车防追尾保护装置 机车防追尾保护装置是一种矿用人工智能保护装置、具有防追尾保护、无线触发沿途弯道语言保护、输出控制并记录等功能可广泛的使用在矿山井下、井上的运输机车上。

KEYENCE 基恩士 AI-1000C 图像匹配传感器

因此,人工智能系列能够在模式匹配的基础上对物体进行稳定的检测和识别,而这是基于强度或距离的传感器难以实现的。 基于强度或距离的传感器难以实现。

云传物联 水质生态浮标浮台在线测系统 多参数监测系统

电子水质监测解决方案利用信息控制与处理、人工智能、自动化、物联网及多媒体等技术,集水质参数在线采集、无线传输、智能处理、超限报警、远程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水质监测解决方案。

DINSEE 鼎信智慧科技 DX-WPS100-SP2... CMOS图像传感器

针对传统配电线路人工巡检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鼎信智慧结合物联网、红外热成像、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了配电线路图像视频双光球机在线监测装置。

大立科技 DM60-W3 红外体温快速筛检

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系统DM60-W3系列为384*288/640*480像素,人工智能算法,远距离、大场景测温更精准。

Maike 迈科光电 MK-PB4023PS&ALS&VC-A01E 接近传感器

EM30918、STK3311-X、STK3321、APDS-9900 ,9901、TMD2772WA、RPR0521RS、VCNL4035X01 WH4530A),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工控显示类产品、智能家居、AI人工智能等场景,联想笔记本电脑,九安医疗的测温仪,微步数码的平板等都应用了我们这颗传感器,已量产批量出货。

Handsome 翰德圣 HDSELM V1.1 安全传感器和系统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融合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优化制造、再制造六项主流技术,通过云端模块化的架构可为企业灵活管理设备,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发现故障隐患,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导企业维修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