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谁在质疑5G?》一文中,提到5G产业链不断向前发展,网络建设不断完善。据悉,截至目前全球5G基站部署总量超过448万个,全球5G用户总数超过12.2亿。各国家与地区分布如下:
5G发牌四年来,在To C领域,5G终端品类日益丰富,尤其5G手机的大规模普及,5G芯片迭代加速,5G体验日新月异,5G模组不断升级,推动着5G实现规模化应用。截至2023年4月末,5G移动电话用户达6.34亿户。
但是,这些表象之下又暗含怎样的现实呢?单从以上的数据来看,5G的应用看起来确实很乐观,但是如果将注意力转移到5G的行业应用上,那么情况也是如此吗?
丰富的5G终端形态与多样的应用生态之下
是行业应用规模不大
据悉,5G应用场景持续丰富,5G应用已经覆盖60个国民经济大类,5G应用案例超过7万个。基础电信企业仍然是推动5G应用发展的主力军,中国移动打造2.3万个5G商业化项目;中国联通打造超过2万个5G规模应用的“商品房”项目及2000多个5G全连接工厂项目;中国电信累计发展近2万个5G 2B商用项目。
此外,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所颁发的《5G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显示,5G已形成5G+机器视觉、5G+远程辅助等40余个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在智慧矿山领域,5G+远程掘进、5G+智能综采、5G+井下设备远程操控、5G+无人矿卡等十多种解决方案已经实现试点或商用。5G+配网差动保护、5G+精准负荷控制、5G+机器人巡检等配用电环节解决方案帮助智能电网向“绿色”转型,实现降本增效。在智慧港口以及智慧医疗上,5G发挥远程控制、远程会诊等关键作用。
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5G终端的外衍持续扩大,手机占比过半,非手机终端规模普遍不大。据GSA报告,截至2023年2月,全球共有225家设备供应商发布1840款5G终端,共26种形态,其中手机占比51.5%。除手机外,模组、CPE及工业网关生态系统日渐成熟,移动机器人、无人机、AR/XR设备、AGV、智能网联汽车等丰富了5G泛终端的定义。
资料来源:GSA
此外,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非手机5G应用终端呈现种类多、应用规模极小的特点。
通常,非手机5G终端大致可以划分成FWA终端、eMBB设备以及工业自动化设备三大类。在这种情况下,FWA成为支撑5G应用发展的市场,主要涉及CPE、MiFi、IDU/ODU等硬件终端。
根据AIoT星图研究院走访了解,2022年,全球基于5G的FWA终端出货量达到760万台,其中5G CPE出货约600万台。预计,2023年,双双实现增长,总体出货量将达到1000万台,5G CPE出货量达到800万台。而eMBB设备以及工业自动化设备总体达到200万台。
5G发展浪费了几年?
回首5G发展的这几年,它的发展速度远远不如预期,引得业内人士哀叹,5G浪费了几年的时间。就非手机5G应用终端行业来看,目前面临着不少问题:
首先,验收标准不统一。针对 5G 模组和终端还未形成统一的验收标准企业在采购 5G 行业终端模组时基于不同的测试材准、测试流程等,导致验收的终端质量参差不齐,不司厂商的终端设备与应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难以保证,不能满足对时延要求极高的工业控制、远程手术等应用场景的要求。
其次,缺乏行业终端测试认证平台。不同于消费端的设备所处环境较温和,行业终端所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对 5G 终端的要求更高,相关终端设备需要进行可靠性测试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行业急需统一的终端测试环境与验收标准,以便加速 5G 行业终端的商用节奏。
然后,行业需求挖掘不足,终端创新驱动力较弱。目前5G 在垂直行业的应用正从试点探索走向推广阶段,但不论是应用厂商还是终端厂商,对行业需求的挖掘都不够深入,行业对于终端的投资较为谨慎。同时,由于 5G 行业应用正处于导入期,行业客户对 5G 技术的运用理解有限企业看不清应用带来的效益,采购意愿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5G 行业终端在垂直行业的规模拓展。
最后,需求碎片化致使终端规模化商用进程缓慢。垂直行业是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市场,且垂直行业对 5G 行业终端的可靠性与功能性要求更加严格,这导致 5G 行业终端呈现出定制化程度高、形态多样等特点。由于目前 5G行业终端成熟度不够,终端产品成本较高,加之行业应用需求的传导不顺畅、终端产品的落地验证不足等导致终端商业化进程缓慢,商业规模较小。
审核编辑: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