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5G-Advanced迈入产业构建新阶段

2022-06-07
关注

C114讯 6月7日消息(李明)如同很多竞技体育比赛会有下半场一样,移动通信技术的每个代际过程中都会有半代的演进,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都必须要经历不断的演进和增强,才能够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G发牌三周年以来,中国5G产业高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扩展,行业应用不断创新,千家万户、千行百业不断涌现的新业务需求和数字化转型意愿,对5G持续演进提出了迫切需求,5G发展也逐渐开启了下半场的比赛——5G-Advanced。

作为数智社会愿景的核心基础设施,5G-Advanced将全面深化和使能数智社会转型,为数字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在此过程中,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至关重要,同时需要产业排头兵持续发挥“产业链链长”的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才能够加快5G演进技术创新转化。

为此,在2022年6月6日中国5G发牌三周年之际,中国移动召开“5G-Advanced双链融合产业创新成果发布会”,携手华为等产业伙伴共同发布全球首批5G-Advanced端到端产业样板及《5G-Advanced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白皮书》,标志着5G-Advanced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进5G-Advanced迈入产业构建新阶段。

当好产业链“链长”,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

针对5G持续演进,2021年4月,3GPP已经确定5G演进标准的名称为“5G-Advanced”,并决定从R18开始标准化;经过2021年12月的3GPP第94次全会和2022年3月第95次全会,3GPP已经确定了R18的全部立项,开始了5G-Advanced技术标准制定的新征程。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闻库表示,作为5G升级版,5G-Advanced标志性的泛在万兆和千亿联接能力,将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希望产业链携手加快研制5G-A技术标准,推动相关产品及产业发展成熟;为超大带宽频谱的规划提供政策支持,为产业稳健发展“修好桥、铺好路”。同时要继续发挥我国龙头企业的领头作用,希望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核心企业当好产业链“链长”,产业链各方继续抓住移动通信发展的新机遇,促进全行业联合创新,推进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面向未来5G-A商业场景做好技术储备与产业布局,为各行各业的用户提供更为优质、智能的信息通信服务。

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一直着眼于5G可持续发展。此前,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各界先后发布了《5G无线技术演进白皮书》、《5G-Advanced网络技术演进白皮书》,开始了5G演进技术的研究工作;面向5G-Advanced,中国移动在Rel-18牵头包括时频统一全双工、AI自智网络、宽带实时媒体网络架构等多项5G演进标志性技术,为5G产业生态构建和繁荣做出重要贡献;2021年8月,中国移动联合产业界发布“5G-Advanced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行动计划”,提出“卓越网络”、“智生智简”和“低碳高效”三大愿景和十大使能关键技术,旨在推动5G-A全球统一标准,着力降低产业门槛,加速打通关键环节,将创新链成果高效快速落实到产业链中,并通过产业链的繁荣进一步带动创新链的提升,从而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螺旋式推进,成为驱动5G-A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指出,当前5G-A标准制定已正式开始,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移动将持续发挥“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的作用,加快5G演进技术创新转化,结合在5G早期技术验证和规模试验推动产业发展的经验,打造5G-A国家级产业链创新集群;以需求和价值为导向,以万兆体验、千亿物联、智能感知网络能力为目标,不断驱动创新链,共同制定5G演进全球统一标准。

打造全球首批5G-Advanced端到端产业样板

在构筑5G下一站方面,继去年提出“三”大创新技术方向,在“十”大关键技术进行创新攻关之后,本次发布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携手华为等66家产业伙伴共同发布了《5G-Advanced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提炼了5G-A“卓越网络”、“智生智简”和“低碳高效”三大方向及十大关键技术,并以技术为核心,从场景需求、技术挑战、关键方案和产业推进多维度进行阐述,是对5G-A技术的首次系统性立体呈现,由包括运营商、设备商、芯片、终端、应用、科研机构和垂直行业等在内的全球各链条66家公司合力打造,是目前业界参与公司最多的5G-Advanced技术文献。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对白皮书做了深度解读,强调了5G-A“卓越网络”、“智生智简”和“低碳高效”三大方向及十大关键技术,通过X-Layer跨层融通、通信感知融合、UDD时频统一全双工、空天地一体、极致确定、eIoT蜂窝物联网、AI自智网络、无线云网算业一体、智能中继、低碳节能十大关键技术,5G-A将支持下行10Gbps峰值速率、上行1Gbps峰值速率、毫秒级时延、低成本千亿物联,以及感知、高精定位等超越连接的能力。

“卓越网络”方向,包括X-Layer跨层融通、通信感知融合、UDD时频统一全双工、空天地一体、极致确定等技术,共同构筑一张性能卓越的5G网络。

“智生智简”方向,包括eIoT蜂窝物联、AI自智网络、无线云网算业一体网络等关键技术。eIoT蜂窝物联技术将打破传统RFID的瓶颈,提升无源物联网的通信距离,支持亚米级定位精度,实现广域标签定位与传感信息采集。

“低碳高效”方向,中国移动将通过综合运用新能源、新硬件、新功能,提升5G网络能效,同时通过5G赋能各行业,带动全产业低碳节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发布会上,中国移动携手华为等产业伙伴共同发布了全球首批5G-Advanced端到端产业样板。

X-Layer跨层融通产业样板方面,目前,中国移动研究院和咪咕已完成X-layer跨层融通技术的端-网-云-业四维一体的协同创新,并携手华为完成业界首个X-Layer跨层融通产业试验。测试结果显示,4.9GHz、100M带宽的单扇区可以同时支持20个XR终端,系统容量提升了5倍。中国移动提出的X-layer跨层融通技术将深度赋能元宇宙,通过应用层和网络层的跨层信息共享,实现性能全局最优,更好地提升5G网络服务XR业务的能力。

通信感知融合产业样板方面,中国移动与华为携手打造了通感融合样板,通过部署通信感知一体化基站,实现了车辆轨迹的实时跟踪,在满足亚米级精度的要求下,感知距离首次突破800米。在探测距离、分辨率等方面,5G-A通信感知融合技术相比普通雷达性能提升3-5倍,具备了连续无缝感知的独特优势。

UDD时频统一全双工产业样板方面,中国移动已完成两种双载波UDD技术试验。去年12月份发布的基于互补帧结构的双载波UDD,可实现端到端小于4ms时延和99.9999%可靠性;本次发布的基于SUL的双载波UDD,通过50MHz SUL+100MHz TDD,在业界首次实现小区上行峰值速率突破3Gbps,实现10倍速率的提升。

eIoT蜂窝物联网产业样板方面,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完成了eIoT蜂窝物联技术第一阶段样机的试验,基于分布式激励延伸覆盖方案在业界首次突破200米覆盖距离,相比于传统RFID技术提升20余倍。

面向未来,丁海煜表示,中国移动将在顶层设计、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产业推进、应用创新等方面继续推动5G-A的发展。一方面,依托下一代移动通信原创技术策源地,开展5G-A技术攻关与标准制定;另一方面,依托5G-A双链融合行动计划,建立5G-A产业创新基地,推动关键技术从单点验证到应用级系统验证,实现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共同定义5.5G网络关键特征、部署策略、产品方向

而在助力运营商5G持续演进方面,业界厂商早已开始布局。

基于对无线产业长期的实践和展望,早在2020年的全球移动宽带论坛(MBBF)期间,华为就对于5G的演进提出了5.5G愿景,变5G场景“三角形”为“六边形”,增强ITU定义的eMBB、mMTC和URLLC三大典型场景,扩展出上行超宽带(UCBC)、实时宽带交互(RTBC)、通信融合感知(HCS)三个新场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10倍网络能力提升和发展新能力的目标,极大拓展了5G发展空间,从支撑万物互联到使能万物智联。

本次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表示,“面对5.5G深化数智社会发展的新机遇,我们要继承5G发展成功经验,加速5.5G技术创新实现商用领先,加速信息技术群融合带动信息产业领先,加速5.5G行业应用探索引领数字经济领先,共同推动数字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甘斌表示,5.5G已成产业共识,下一阶段我们要围绕领先运营商的需求,共同定义5.5G网络关键特征、网络部署策略和关键产品方向——5.5G网络关键特征是泛在万兆体验和千亿联接;5.5G网络部署策略方面,华为提出了“1+1+N”的5.5G建网理念,即在5G一张泛在千兆基础网之上,还需要构筑一张连续覆盖的万兆体验层,同时为满足千亿联接,需要支持感知、无源物联、工业URLLC等新能力按需叠加部署;5.5G关键产品方向方面,面向2025年5.5G商用,为支撑好5.5G核心特征和“1+1+N”建网理念的落地商用,还需要定义5.5G技术创新方向,华为通过在超大带宽、上行频谱重构、ELAA-MM、绿色空口、内生智能等方向持续创新,构筑“1+1+N”的5.5G网络,实现泛在万兆体验和千亿联接,为5.5G规模商用做好准备。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MEIGLink 5G RedCap模组SRM813Q 5G RedCap模组

美格智能SRM813Q系列模组是⼀款专为IoT/eMBB应⽤⽽设计的5G RedCap轻量化模组,基于⾼通技术公司的骁⻰®X3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设计,符合最新的3GPP Release 17标准及特性,⽀持5G独⽴组⽹(SA)⽅式并向下兼容4G⽹络,可覆盖全球主流运营商⽹络。可⽀持64QAM/256QAM(可选)调制⽅式,理论下⾏峰值速率可达220Mbps,理论最⼤上⾏速率可达120Mbps,相⽐4G Cat.4产品可获得更⾼的上下⾏速率。5G采⽤2天线设计,内部预留eSIM⽀持;可适配多种类型操作系统(Android、Linux、Windows等),同时内置了丰富的⽹络协议。SRM813Q系列模组通过精简系统架构,可实现更低的成本、更少的天线数量、更⼩的尺⼨及更低的功耗,将强有⼒赋能移动宽带、⼯业互联⽹、智慧能源、视频监控、笔电、⻋联⽹、智能穿戴等垂直⾏业,加速5G规模化商

Clark Solutions 5G 压力开关

12系列交换机是在恶劣的爆炸性环境中操作的理想选择,在这种环境中,空间非常宝贵。快动蝶形弹簧总成用于提供抗振动和延长开关寿命。一个密封的开关和不锈钢外壳提供坚固性和对环境的保护。12系列被批准用于世界各地的危险场所,从海上石油钻机到工艺和能源应用,再到保护资本设备。,三重认证(UL、cUL和ATEX)意味着12系列满足危险场所的要求。它可以用于空间昂贵的各种应用中。环境温度可低至-58°F(-50°C)或高达203°F(95°C)。所有金属浸湿部件符合NACE MR-0175。不锈钢设计和外壳类型4X额定值确保在最恶劣的应用中长期的性能。

鼎信智慧科技 DX-WPS100-X5 5G高清智能布控球

鼎信智慧科技的5G高清智能布控球能够满足客户多场景移动监控需求,通过高清摄像机实时监控现场情况,并将视频图片无线回传至指挥中心,还能进行AI识别和语音对讲,增强现场的安全管理效率。

安科瑞 5G基站配电解决方案电气监控云平台 云平台

对每一个基站的使用功率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基站的使用负载从而分析不同区域的基站使用情况。

北京智德传技术-FIFISIM物联 4G/5G物联网流量卡 无线模块

1、专业物联网方案:apn专网组建方案、2G/3G退网解决方案、区域风控解决方案…… 2、四大运营商物联网原卡,一级代理商 3、资费合理,套餐灵活,支持自定义套餐 4、免费测试,免费物联网卡管理平台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C114通信网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三星成为美国DISH Open RAN供应商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